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业科学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0.85 g/kg,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5,0.45 g/kg。其剖面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山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农业发展的空间管治。根据主体功能区思想及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实践划分的五个功能区,承载着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不同功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趋异。五大功能区中,郑州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西南部养护与防护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低。针对各功能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自建省以来农业生产规模、结构及生产方式均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了其农业绿色发展程度。本文借助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NUFER模型(NUtrientflowsinFoodchains,EnvironmentandResources use),选取并定量计算1988—2017年海南岛20项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制约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30年间海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较低级别(Ⅲ、Ⅳ级)指标数量由12个增加至15个,较高级别(Ⅰ、Ⅱ级)指标数量由8个减少至5个。随着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畜禽养殖规模扩大与集约化程度提高,海南农业产值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升高,农业产值和农业机械化投入分别从0.62×104$·hm–2和3 kW·hm–2增加至16.1×104$·hm–2和13 kW·hm–2。30年来农业资源(氮素、磷素、农药和农膜)过量投入,其中农药和农膜的使用强度增幅最大,分别从8.0kg·hm–2和0kg·hm–2增加至41.9 kg·hm–2和34.7 kg·hm–2;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导致养分(农田氮素盈余量、农田氮素径流量、农业源氨挥发等)环境排放量大幅增加,农业源氨挥发和单位播种面积农田氮素盈余增幅最大,分别从61.0 kg·hm–2和152.1 kg·hm–2增加至131.4 kg·hm–2和297.9 kg·hm–2。农业资源投入过量、农牧分离导致的环境污染是制约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空间上,由于中部为山地林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发力度较小,因此沿海平原的资源投入增长更快、养分环境损失量更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农业生产3类指标提升更为迅速。今后海南岛应合理优化沿海地区种植结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农牧结合减少资源损失,实现海南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4.
40头体重约20kg左右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第Ⅳ组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喂以在10%苜蓿粉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15%水平的复合纤维素酶饲粮,进行试验,观察其对猪胴体品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I-Ⅲ组屠宰率分别提高了2.74%、5.69%、2.40%,滴水损失显著降低;试验各组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能量表现消化率提高2.10%、4.90%、3.00%,无氮浸入物提高0.10%、5.70%、3.60%,粗蛋白提高16.3%、19.2%、18.3%,粗纤维提高33.7%、41.1%、39.2%,料重比分别下降11.5%、13.9%、13.7%,日增重分别提高9.1%、17.9%、12.6%。结果表明:在苜蓿草粉日粮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有助于猪胴体品质的提高;生长肥育猪20-40kg体重阶段(8-12周龄)0.15%的复合纤维素酶添加水平,体重40kg以后(12周龄后)0.1%复合纤维素酶添加水平有利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5.
基于对河南1 994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信任格局和服务外包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作用及其传递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信任由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构成,其中加强农户与村集体、乡县级政府间的信任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特殊信任水平,且表现出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促进特征,而农户普遍信任则没被验证有效;2)农户服务外包对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产生了直接的正向效应,且在服务外包的作用机制下,特殊信任对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正向影响得到强化,而在农户普遍信任中未显示出服务外包的中介效应;3)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群组分析还显示,农户特殊信任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因其是否兼业而产生差异,但一旦选择了服务外包,不论农户是否兼业,也不论其信任关系和水平如何,“迂回”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显著提升。因此,为促进农户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应加快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36.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在山西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系统分析了山西省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15,141.80,63.29 mg/kg,山西省整体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的速效养分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壤速效磷具有从南向北、从西北至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分布总体呈现从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土壤碱解氮则呈现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依次降低的趋势。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农田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遥感技术迅猛发展,遥感在农业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着遥感数据源的日渐丰富,遥感数据生产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发展的瓶颈。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在遥感数据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生产线的概念,全面改革生产流程,使遥感数据生产流程化、网络化与工程化,从而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8.
不同施肥管理方式下潮褐土区夏玉米N2O排放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肥管理方式对潮褐土区夏玉米农田N2O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N2O排放量呈递增趋势,二者呈显著正相关;DMPP的施用对减少N2O排放较其它处理有明显效果。实验同时证明田间土壤湿度和温度变化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9.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40.
不同施氮措施条件下,对保护地黄瓜生育期内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氮素淋洗损失进行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传统施肥处理(2100kg/hm^2)与推荐施肥处理(900kg/hm^2)之间氮素吸收量没有显著差异,传统施肥处理中大量的氮肥没有用于促进黄瓜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其氮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都很低,每千克纯氮增产只有2.06kg,91.65%的氮素以各种途径被损失掉,其中土壤硝态氮淋洗是主要形式。同时研究发现,传统施肥处理过量氮肥施用阻碍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降低N,P,K养分的利用率。从产量和品质看,减少氮的用量,黄瓜产量会降低,但推荐施肥与传统施肥处理差异不明显,而推荐施肥能提高果实中Vc含量、有效酸度(pH),改善黄瓜的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