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许俊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32-2033,2037
【目的】应用CT肝/脾比值技术定量评价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依中华医学会NAFLD诊断标准入选135例患者,进行常规体检、肝/脾CT扫描,服用吡格列酮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CT肝/脾比值及BMI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T肝/脾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治疗NAFLD,肝CT平扫可准确定量肝内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292.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得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来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液固比为10,提取时间为50min,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星点设计实验优选五味子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93.
正脑出血是指在非外伤干预下脑实质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常见于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患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老年脑部疾病[1]。脑出血发病急、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临床控制和治疗效果不理想[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生化方式的变化,脑出血的发生率正在逐渐年轻化。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294.
目的建立西藏小型猪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观察HIE模型MR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1~3 d龄西藏小型猪 6只(模型组4只,对照组2只)。模型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放入缺氧箱内(氧浓度为8%),60 min后,复氧及再灌注。对照组仅进 行双侧颈总动脉分离。模型组于模型建立后2 h、24 h、3 d、5 d进行脑部ESWAN检查。对照组于手术后2 h进行脑部增强T2*加 权的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检查。常规MR检查采用SE序列T2FLAIR、T2WI及DWI,于模 型建立后24 h进行。最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新纹状体区T2*值于模型建立后3 d达峰值,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T2*值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下白质区T2*值于模型建立后24 h达峰值(P<0.05)。新纹状体区R2*值于模型建立后3 d达最低值, 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下白质区R2*值于模型建立后24 h达最低值(P<0.05)。Magnitude值于 模型建立后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动物脑部MR的DWI 成像可见双侧额部皮层下白质及双侧新纹状体略高信号, T2FLAIR信号变化不显著,T2WI未见明显异常。SWI可见粗大髓静脉及微出血。HIE早期病理变化以水肿及静脉淤血为主,偶 见局灶性坏死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ESWAN序列可以评价HIE是否有出血及脑组织水肿。T2*值、R2*值、幅度值可用于观 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95.
目的:评价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无创通气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185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NPPV模式分为对照组(105例)和AVAPS组(80例)。分别在NPPV治疗1 h及24 h后,观察通气参数潮气量(V T)、每分通气量(MV)、气道峰压(PIP)、呼气压力(EPAP)及呼吸频率(RR)的变化;比较2组通气前及通气1 h、24 h后动脉血气分析、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Glasgow昏迷评分(GCS)的不同,观察NPPV相关并发症(胃胀气、漏气、吸入性肺炎、低血压)的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无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预后的不同。结果:①通气治疗后24 h与1 h比较,2组患者V T增加,RR减慢,EPAP无明显改变;AVAPS组通气后24 h较1 h PIP明显降低(P=0.026),MV明显减少(P=0.041);AVAPS组通气治疗后1 h V T(P=0.032)、MV(P=0.047)、PIP(P=0.015)明显高于对照组,通气治疗后24 h V T仍高于对照组(P=0.043),PIP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与通气前比较,2组患者通气治疗后24 h 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HR及MAP明显下降,AVAPS组通气后1 h与通气前比较,pH(P=0.046)及PaCO2(P=0.027)即有明显改善,通气治疗后24 h较通气治疗前GCS也明显升高(P=0.041);AVAPS组通气后1 h及24 h 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通气后24 h,AVAPS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③相关并发症的比较,AVAPS组胃胀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5),气管插管率(P=0.037)、无创通气时间(P=0.041)及ICU住院时间(P=0.035)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在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漏气、吸入性肺炎、低血压)、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AVAPS无创通气技术在治疗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方面,可针对病情的发展以及患者的需要进行调节,提高了通气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6.
目的分析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纳入6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初治和52例曾接受过核苷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48 w。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使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结果在治疗48 w时,初治组完全应答率为47.7%,而再治疗组为28.8%,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24 w时,初治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不可检测水平发生率为41.5%,显著高于再治组的23.1%(P<0.05),在治疗第48 w时,达到86.2%,也显著高于再治组的59.6%(P<0.05);在治疗24 w时,两组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无明显差别,而在治疗48 w时,初治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再治疗组(72.3%对63.1%,P<0.05);在治疗48 w时,两组患者脂肪肝的改善率无明显差异(46.2%对50.0%,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疗效确切,在初治患者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297.
紫杉醇对裸鼠人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人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人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自模型建立次日始两组分别给予13mg·kg-1·d-1剂量紫杉醇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第30d处死裸小鼠,观察肿瘤生长、转移情况,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癌组织CD34和VEGFmRNA的表达水平,记录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紫杉醇组肿瘤重量、体积、肺转移灶计数、MVD和VEG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对HCC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并降低肺转移。  相似文献   
298.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三种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实验检查发现PSA明显增高,经MRI扫描高度怀疑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病例,所有病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所有分析对象采用T1WI、T2WI常规扫描序列及DWI扫描,DWI扫描b值选用800s/mm^(2)、1500s/mm^(2)、2500s/mm^(2);后处理产生表观弥散系数ADC,结合参考MIS图像。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例被检者中,b值选择800s/mm^(2)时,敏感性为54.5%(6/11),特异性为68.2%(16/23),漏诊率为45.5%(5/11),误诊率为31.8%(7/23);b值选择1500s/mm^(2)时,敏感性为83%(20/24),特异性为70%(7/10),漏诊率为17%(4/24),误诊率为30%(4/24);b值选择2500s/mm^(2)时,敏感性为68.4%(13/19),特异性为60%(9/15),漏诊率为31.5%(6/19),误诊率为40%(6/1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随着b值的增加而下降,信号强度不同;MIS图示表现为流出型。结论1.5T磁共振诊断早期中央移行带前列腺癌(PCA)弥散成像,选用b值为1500s/mm^(2)时,能较好的反映PCA信号的变化,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漏诊率、误诊率较低,弥散成像选用b值为2500s/mm^(2)时,虽然敏感性还高,由于信号对比越明显,图像信噪比越低,存在着假阳性,漏诊率、误诊率较高。结合MIS图像能提高中央移行带早期PCA的确诊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9.
衰减斑块是血管内超声识别的伴有超声衰减现象的易损斑块特征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具有巨大脂质坏死核心,衰减斑块成分中的胆固醇结晶及点状钙化对超声的折射和吸收导致超声波无法穿过斑块而表现为超声衰减现象,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且增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及斑块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现从衰减斑块的定义、病理机制、临床意义、预后及临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人工智能及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集合导管在衰减斑块领域的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PM)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PM新生儿为研究对象。PM患儿均接受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最长治疗时间为21 d,依据21 d内患儿预后情况将122例PM新生儿分为病死组(n=23)与存活组(n=99)。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通过查阅患儿病历资料记录患儿的基线资料,包括出生日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早产情况、出生方式、胎膜早破情况、羊水粪染情况。经脑脊液培养检查明确PM患儿致病菌。记录PM患儿最高体温、惊厥发生情况及治疗时间。于入院当日抽取患儿静脉血8 mL,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中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水平,并计算NL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各因素对PM患儿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CT、NLR对PM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样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