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介绍了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以不同含量的CaF2为烧结助剂制备透明AIN陶瓷、以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多孔材料以及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合金材料界面的焊接.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能在短的时间制备透光性能良好的透明陶瓷,短时、低温下制备孔隙均匀可控的多孔材料,以及在较低的焊结温度和保温时间上获得高的焊结强度.  相似文献   
222.
分析了石油化工系统汽油催化吸附脱硫装置用金属密封球阀的工况条件和技术要求,提出了阀门结构的改进方案和专业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23.
通过对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的分析及安全监理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社会监理在安全管理上的责任和义务,并就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监理的作用,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施工各阶段的工作要点,提出安全监督检查的动态实时管理以及重视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并强调监理单位要积极配合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做好有关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24.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透明AlN陶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添加不同含量CaF2为烧结助剂,成功制备了透明氮化铝(AlN)陶瓷.SPS技术具有烧结快速,烧结体致密度高的特点,是制备透明AlN的有效方法.CaF2的加入量的提高,有利于烧结体的致密度和透过率的提高.当CaF2加入量为3%(质量分数)时,烧结体致密度不再继续提高,但仍有利于透过率的提高,此时烧结体透过率最高为54.7%.SEM、XRD、TEM和EDX结果表明烧结体具有很高的致密度、纯度,均匀的晶粒形状和尺寸,晶界及三角晶界处观察不到第二相的存在,从而保证了烧结体良好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225.
为了降低多孔管高温烧结和长时间烧结对机体造成的有害影响,优化烧结工艺.通过筛选粉末和两段烧结法,与常规工艺相比,将锡青铜表面多孔管的烧结温度,降低100~200℃.新工艺获得的多孔层孔隙度高、当量孔径在30~45μm之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表面多孔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新工艺烧结的表面多孔层质量好、结合强度高.分析了新工艺降低烧结温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6.
微波吸收是实现装备隐身、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厚度薄、密度低、频带宽、吸收强的微波吸收材料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阐述了二维层状结构材料的吸波研究进展、微波吸收机理,介绍了金属基、半导体基、MXene基、碳基二维层状吸波材料以及新兴二维吸波材料黑磷的制作方法、实现的最大反射率损失,并分析了影响电磁屏蔽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二维层状材料相比于传统的吸波材料,重量更轻、设计加工性更强、吸波机制更丰富、性能也更优。二维层状材料在微波吸收及电磁干扰屏蔽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27.
针对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将近些年国内对底板含不同地质构造、含水层水压高等多种条件下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的研究和目前应用广泛的底板注浆加固技术、留设断层防水煤柱及采前疏水降压等防治煤层底板突水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汇总分析;指出了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大采深、复杂化、低成本、绿色化、高效率、智能化防治煤层底板突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