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DNA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的关系逐渐成为近年来食管癌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近年来DNA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食管癌、抑癌基因过甲基化、诊断准确性"为主要关键词,检索2000-01-2018-12发表并收录于PubMed数据库的文献。主要纳入标准:(1)阐述DNA甲基化或抑癌基因过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及其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2)样本量较大(n≥30)且有对照组;(3)优先选取对DNA甲基化与食管癌关系的应用有具体评价指标的,如灵敏度、特异度等。排除标准:(1)重复文献;(2)样本为非人(动物标本或培养的细胞)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共28篇。结果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且其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自身对照或异体对照)。p16、MGMT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频率分别可达到88%和80.4%,结肠腺瘤息肉易感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甲基化频率(50%)低于其在腺癌中的频率(92%);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时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且检测多个抑癌基因可以大幅提高其效能(灵敏度64.3%,特异度100.0%,曲线下面积0.821)。以食管脱落细胞为基础的甲基化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发现食管癌前病变,这为食管癌筛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指导食管癌患者治疗和病情监测方面,CHFR、PAX5和ZNF695等基因分别可以判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紫杉醇、顺铂和放疗的敏感性;抑癌基因高甲基化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未甲基化的患者,并且在预测肿瘤复发时,其灵敏度可达75%以上。结论 DNA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在食管癌的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进行验证。在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方面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22.
食管癌是我国主要癌症负担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缓解食管癌疾病负担,食管癌筛查计划已开展多年并获得一定效益,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仍然存在早诊率低、筛查覆盖面小等问题,食管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推动我国食管癌防控工作,需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家庭和个人多层面协作联动,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加强危险因素综合防控,推进人群筛查向基层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转变,实现病因预防和筛查的有效结合,进一步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确保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23.
菌群在维持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组学是一种采用多种培养条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MALDO-TOF)质谱和16 S rRNA测序鉴定菌种、菌属的培养方法,为人体菌群研究带来新机遇.然而,目前培养组学运用于健康和疾病的研究仍然较少,以横断面、小样本量研究为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有培养组...  相似文献   
24.
中国肺癌患者住院人次增长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梅  魏文强 《中国肿瘤》2007,16(9):672-675
[目的]分析我国肺癌住院人次增长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变化,为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结合专家访谈结果,利用生产函数、曲线拟合等方法,对肺癌患病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生态学研究。[结果]我国肺癌住院人次数呈指数增长趋势。2001年后,环境污染对肺癌患者产生的危害大于烟草的危害。[结论]环境污染致肺癌的相对作用明显上升,渐为主导,烟草对于肺癌产生的滞后效应提示,控烟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长期生存率.方法 随访前期154例经EMR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如发现有可疑局部复发,则立即进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术后1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诊率100%.结果 术后5年内发现病变复发6例,复发率为3.9%(6/154),其中4例接受食管切除手术治疗,1例采用APC治疗,另1例凶复发癌转移死亡.本组共发生4例死亡,包括1例因复发癌转移死亡和3例非癌死亡,5年生存率为97.4%(150/154).其巾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共125例,发牛2例非癌死亡和1例复发癌转移死亡,5年生存率为97.6%(122/125);中度异型增牛29例,发生1例非癌死亡,5年牛存率为96.6%(28/29).结论 EMR适合于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特别是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其创伤小、痛菏少,儿乎无后遗症,有很好的长期生存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2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Ⅲ度7例;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复位和不同形式的内固定。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按照Merchant等的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2%。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及功能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微生物菌群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深入探讨上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与微生物菌群间的潜在关联,对于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临床诊疗、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平台等数据库文献,对目前口腔癌、食管癌和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与微生物菌群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发现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菌群多样性或丰度普遍降低,且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酸杆菌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标记物;胃癌前病变进展为癌的过程中,乳杆菌丰度呈升高趋势。本文从宏基因组学的角度综述了上消化道癌潜在生物学病因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探索上消化道癌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比分析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接诊的疾病类型,评估该地区三级医疗网络是否有效地解决了常见病和多发病就诊问题。方法收集林州市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中11所医疗机构2013年10月-2015年7月所接诊的疾病信息,进行回顾性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县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疾病分类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22.66%)最高,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14.1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14.16%)、肿瘤(10.98%)和消化系统疾病(7.22%)。各乡级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及接诊病种差异明显,其中姚村卫生院因独有的早期食管癌诊疗特色使肿瘤高居其疾病分类首位,其他乡镇卫生院则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各村级医疗机构整体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结论林州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主要接诊病种既有层次差异又有相互重叠之处;同级医疗机构接收疾病类型存在一定差距,但能满足林州市居民的基本就诊需求。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从成本效果、成本效用角度评价疾病的筛查方法和筛查策略.方法 以宫颈癌筛查为例,用VIA/VILI方法模拟对10万名妇女分别终身筛查一次,每1年、3年、5年、10年筛查一次,利用Markov模型预测从现在开始至20年后的宫颈癌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增加的QALY、减少的DALY等.结果 用VIA/VILI方法筛查在20年内可以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即使每1年筛查一次,增加1个QALY的费用仅为532元,减少1个DALY的费用为490元.每3年和每5年筛查一次增加1个QALY的费用相差不大,分别为223元和221元,减少1个DALY的费用都为208元.结论 VIA/VILI方法筛查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和效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每3~5年筛查一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宋国慧  魏文强 《中国肿瘤》2019,28(6):401-404
摘 要:大数据(巨量数据集合)时代的到来是必然性的,给肿瘤预防及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肿瘤的相关防治及早诊早治工作的蓬勃发展,其综合信息化建设及数字网络化是重要趋势。为此,本文通过以上消化道癌大人群筛查为例,探讨人群为基础的癌症筛查及多源数据的资源整合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不断完善及修订相关资源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及改进,适应数据数字化的转型。大数据时代下癌症早诊早治资源整合及信息化建设非常必要,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