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文化教育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检验学龄前儿童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通过连续7天佩戴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零星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2~4 s)、短时持续MVPA(5~9 s)和长时持续MVPA(≥10 s)3类。体质测试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速度灵敏素质。将男、女童不同簇集特征体力活动和体质健康综合得分分别按四分位数进行分类(Q1~Q4组),并定义体质健康得分最高的Q4组为高体质健康水平(HPH)。采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探讨不同簇集特征MVPA与HPH间的关系。结果:共265名受试者纳入最后统计分析(男童149名,女童116名;月龄,57.19±5.33月)。男童中,校正混杂因素后,以活动量最少的Q1组为参照,活动量最多的Q4组中零星、短时持续和长时持续MVPA达到HPH的比值比(OR)分别为:11.72(95%CI:2.27,60.53)、7.53(95%CI:1.83,30.90)和8.98(95%CI:1.78,45.39);女童中也得到类似结果,分别为11.85(95%CI:2.33,60.19)、12.34(95%CI:2.47,61.57)和8.58(95%CI:1.70,43.41)。此外,研究发现,合计(零星+持续)MVPA与HPH在男童中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合计MVPA≤65 min/天时,每增加1 min的合计MVPA,达到HPH的OR增加19%(OR=1.19,95%CI:1.03,1.37);合计MVPA>65 min/天时,达到HPH的OR无显著变化。女童中未发现此非线性关系。结论:学龄前儿童累积不同簇集特征MVPA越多,达到HPH的比率越高,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在男童中,每日累积的MVPA超过65 min后达到HPH的比率不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2.
作为一种血液样本的替代采集方法,干血点(dried blood spot,DBS)采样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以及临床和药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反兴奋剂领域也受到了关注。为进一步了解DBS在运动员样本的采集、运输、保存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及在兴奋剂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对近10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发现DBS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血量需求少、微创性、易保存与运输等优势,克服了传统采样方法的诸多缺点;同时,DBS与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联用在各类禁用物质检测中也显示出一定优势,DBS是一种良好的替代或补充基质。就DBS在当前应用中面临的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并对DBS在反兴奋剂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过度运动激活中性粒细胞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活性氧(ROS)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及实施二联苯碘(DPI)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V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10)、过度训练组(E,n=10)和DPI干预组(D,n=10),E组和D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11周,末次训练结束后在36~40 h内各组随机取8只眼眶静脉采血.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液中脂质过氧化水平;提取白细胞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测定中性粒细胞凋亡与坏死程度;免疫细胞化学的激光共聚焦法测定NADPH氧化酶关键亚基的gp91 phox与p47phox的共定位;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结果:1)与C组比较.E组血浆IL-1b显著性升高,IL-8、TNF-α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MCP-1与CINC显著性下降(P<0.05);而D组血浆IL-1b、MCP-1显著下降(P<0.05),IL-8、TNF-α显著性升高(P<0.05);E组和D组大鼠血浆慨、MPO水平均上升(分别为P<0.01和P<0.05);2)与C组相比,E组、D组中性粒细胞性凋亡的百分比均显著上升(P<0.01),但中性粒细胞的死亡数E组增加(P<0.05)而D组无显著变化;3)与C组比较,E组出现DNA损伤的彗星细胞数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且彗星细胞的宽度和尾长的变化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而D组的变化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4)中性粒细胞的共聚焦染色定位显示:与安静组对照比较,E组出现了NADPH氧化酶关键亚基的gp91phox与p47phox的共定位.结论:1)过度运动可引起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趋化分子分泌的增加,从而有可能诱发组织炎症的发生和而调节T淋巴细胞的分化;2)过度运动可激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过多的ROS使血液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3)由此途径产生的ROS的增多和血液过氧化水平的提高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本身的凋亡甚至死亡和淋巴细胞的DNA损伤:4)由此途径产生的ROS的增多、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的过氧化损伤、炎性因子及免疫调节因子的变化等多因素可调节细胞免疫,是过度运动引起的运动型免疫抑制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设计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并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小学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实验班和对照班,受试者均为健康儿童且自愿参与本研究。设计兴趣导向性儿童柔韧游戏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为期九周、每周两次的运动干预,而对照班学生运动干预采用正常的静态或动态伸展练习。形态学测试指标有:身高、体重和体脂率,通过分别测试运动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及双手后勾等指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男女学生运动干预前后双手后勾、坐位体前屈及俯卧背伸等指标差异,了解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素质干预的效果。结果:①运动干预后实验班男女生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运动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实验班坐位体前屈、俯卧背伸、双手后勾与对照班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兴趣导向性柔韧游戏的运动干预可以有效发展儿童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25.
环境和政策的策略,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是近年来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美国推介“积极生活研究”计划作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典范,以美国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和肥胖为核心内容,围绕有关环境和政策策略,在促进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日常体力活动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积极生活研究”计划是“积极生活”计划体系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儿童肥胖和缺乏身体活动关系的可靠依据,并形成以行动为向导的研究成果,为此类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蔓延中的城市环境变迁在许多方面不利于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参与,为此,需要了解其内在规律与机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在于数据分析定量化,而定量化的难点在于环境指标量化.针对目前研究以定性调查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定量研究指标不够全面,在研究进展基础上对相关地理信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1)城市蔓延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主要集中在密度、土地利用、城市扩张形态、道路布局、通达性、可及性以及景观格局等地理特征;2)现有的城市环境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已涉及大部分地理特征类型;3)指标选取可参照多指标综合测量为主,各项地理特征均匀分布,不同体力活动类型有所侧重以及不同研究目的灵活应用等准则.  相似文献   
27.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体的认知功能,但对其确切介导因子仍存在较多争议.神经营养素家族的成员,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等可能参与上述过程.认为:运动既可以通过调节神经营养素增强突触和认知的可塑性,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固有的、BDNF依赖的突触可塑性能力而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运动频率和递增强度运动对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频次和隔周递增强度运动对大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C)组、每天运动(E0)组、隔1日运动(E1)组、隔3日运动(E3)组、隔周运动(E7)组和隔周递增强度运动(E7I)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腹腔注射BrdU于各组大鼠,持续注射6天.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内新生细胞和新生神经元数量.结果:各组动物海马齿状回内BrdU免疫阳性(Br-dU+)细胞数目为:C组37.62±9.02,E0组46.01±10.82,E1组49. 06±12. 07,E3组41. 20±11. 02,E7组37.23±16. 45,E71组53. 97±10. 67.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内BrdU和NeuN免疫双阳性(BrdU++NeuN+)细胞微分别为:C组15.26±4.42;E0组17. 61±3. 86,E1组21. 93±5.60,E3组16. 28±5.37,E7组15. 80±7.50,E7I组24. 9±土5.44.结论:在间隔不同时问的小强度运动中,隔日小强度运动最有利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隔周递增运动强度也有利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29.
研制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既是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发展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综合测评工具的学理需要。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的产生背景、构建应用及未来发展。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针对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进行构建,23名国内外专家参与并完成专家咨询,形成以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和体质水平为主要维度的测评体系,并计算各维度和指标的具体权重。构建的测评体系已在上海进行初步应用,其是在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进行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从长远看,儿童青少年体育素养测评体系还需要在测评内容、测评应用、测评实施、测评结果、测评推广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相结合,探讨了国外青少年有氧能力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并应用有氧能力测评指标20m往返跑对上海市城区7-17岁在校学生进行测试,了解上海城区青少年有氧能力成绩现状,通过与国外报道数据的比较研究了解上海城区青少年有氧能力水平的差异,为我国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测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