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正反转构造特征及演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已发现了10多个油田及上百个油气藏,该区伴有大量的“下正上逆”的反转断层,且上盘发育有反转背斜。在分析大量地震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对中央坳陷区的正反转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的正反转构造平面分布及延伸具有方向性及成带的特点。构造类型发育有穿透断展型、简单断展型、上盘褶皱型、下盘褶皱型和滑脱褶皱型,变型程度依次变弱。反转构造变形程度与油气藏有密切关系,反转构造变形越弱及构造类型越简单,油气保存条件越好。  相似文献   
22.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地球动力学的观点系统地分析了中上元古界构造特征和演化。中上元古界构造经历了中晚元古代裂陷谷-坳陷构造发展阶段、古生代和三叠纪升降运动构造发展阶段、侏罗白垩纪强烈活化构造阶段和新生代晚期活化阶段。晚印支运动造成全区挤压构造的基本格局,燕山运动多次拉张和挤压脉动交替使之受到强烈的改造和复杂化。早第三纪同生正断层的张裂活动又使中上元古界大幅度掀斜,甚至使一些构造变成单斜挠曲。东营期末,本区构造最后定型。晚第三纪,本区张裂活动基本停止,南部地区整体下沉。大地构造的演化,特别是中新生代的块断作用及其活化历史对于本区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是一个控制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3.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可归结为5种基本类型和3个演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样式及其演化控制着烃源岩的发育,决定着油气藏的类型和展布,制约着含油气系统的范围。综合考虑含油气系统的各个要素,在渤海湾盆地可划分出6个大的含油气系统,分别位于各个坳陷中,并受坳陷的限制。进一步考虑坳陷内凸起构造单元的分割作用,可划分出13个小的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24.
塔里木盆地塔中凸起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完成大小地震剖面解释30余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构造背景,采取盆地构造分析的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凸起的形成和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塔中地区的构造样式以滑脱式逆冲为主,兼具走滑分量。塔中凸起并非是一个完全对称背斜,西部表现尤为明显,南西翼相对较陡,北东翼较缓,具有由北东向南西逆冲而成的冲断背斜的特点,研究表明,震旦纪旦早奥陶世为塔中凸起的孕育期,奥陶纪末期为塔中凸起的开始形成期,志留纪,泥盆  相似文献   
25.
胶莱盆地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走滑构造及派生的伸展构造和升降史入手,研究了胶莱盆地的运动学特征.该盆地是一个白垩纪走滑拉分盆地,其升降活动、断块掀斜活动和伸展活动在时间上和强度上密切相关,控制上述活动的是主控断裂的走滑运动。盆地的发育经历了北东向拉分、北西─南东向扩展、南北向拉分和盆地萎缩四个阶段。盆地的拉分过程控制着内部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6.
渤海湾盆地区新生代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在岩石圈裂陷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裂陷作用控制着盆地区构造样式和沉积样式的形成与演化,从而影响着烃源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并制约着生油岩成热度和生烃过程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主干断层角度较陡、拆离面较深的伸展凹陷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而构造样式从由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或简单半地堑演变成为由铲式正断层或坡坪式正断层控制的复式半地堑,有利于油气圈闭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