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2 岁.因阵发性头晕头痛恶心半月,行走不稳1 wk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1.0,双眼左侧视野缺损,双瞳等大,光反应灵敏,眼底水肿,眼动充分,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磁共振3DT1SPGR序列中不同零充填技术(zero—fiuinterpolationZIP)参数在三叉神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5例颅脑患者采用3DTISPGR序列对三叉神经进行薄层扫描,选用zIP512相位、频率编码均为256(A组)与选用ZIPl024频率、相位编码256(B组)两组,用IVI功能软件对图像的信噪比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磁共振3DTISPGR序列参数中,A组图像信噪比明显优于B组,图像空间分辨率轻度下降P〈0.05。结论:ZIP512(A组)序列参数重建图像质量明显优于ZIPl024(B组),A组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更清晰、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海军总医院2006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6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从3 d至8个月不等。症状以头痛和同侧眼肌麻痹为主,多累及Ⅲ、Ⅳ、Ⅴ1、Ⅵ多组颅神经。激素冲击治疗后疼痛症状迅速好转,颅神经麻痹症状在随后的1周至3个月内恢复,1例病程较长患者遗留眼肌麻痹。头颅MRI发现海绵窦、眶尖区软组织影,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稍高或等信号。结论: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头痛、眼肌麻痹为主,对激素治疗敏感,颅脑增强MRI可为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定期随诊并复查颅脑增强MRI,可以减少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25.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完成3D CE-MRA(图像以VR、MIP、MPR 3种方法显示)和DSA检查,以DSA结果为依据,评价3D CE-MRA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77例中,62例有颅内动脉瘤共73个,3D CE-MRA共诊断65个,漏诊8个.无动脉瘤者15例,3D CE-MRA正确诊断8例,另7例误诊为动脉瘤.3D CE-MRA对动脉瘤的敏感度为89.0%(65/73),特异度为53.3%(8/15),准确度为82.9%[(65+8)/(73+15)].结论 3D CE-MRA对微小动脉瘤及周边部小动脉瘤的确诊率不高,对动脉分叉、动脉圆锥及该处小动脉瘤的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26.
阐述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表现,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磁共振各种成像序列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其中包括各种新的成像序列、成像方法(如磁敏感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及经颅超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总结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患者的CT、MRI影像特点.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3岁.全部病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颅内病例行CT平扫.结果 颅内黑色素细胞肿瘤10例,其中单发7例,多发3例;椎管内5例,单发4例,多发1例,共6个病灶.幕上6例,幕下3例,骑跨幕上下1例.椎管内2个病灶位于颈段,2个病灶位于胸段,2个病灶位于胸腰段.颅内病灶位于脑外或邻近脑表面,椎管内1例位于髓内,其余位于髓外硬膜下.CT平扫2例为低密度,3例为高密度.MR平扫,9例为显著短T1、短T2信号,其他信号表现各异.增强扫描均为明显强化.4例脑膜广泛转移.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肿瘤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尤其是MRI信号特点具有特征性,术前可以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28.
患者,男性,11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失神发作,间断服用托吡酯药物,效果不明显。自发病以来,患者不能言语,大小便失禁,行为躁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发育迟缓,不能言语,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定向、认知、理解力均没有反应,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电图示:各导散见棘尖波、慢波,左额区明显。MRI示:右侧额叶、颞叶及顶枕叶萎缩,脑沟、脑裂及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张,大脑皮质变薄,脑白质区可.见片状长T2信号(图1),考虑为Rasmussen综合征。  相似文献   
29.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encephalotrigeminal angiomatosis)又称脑面血管瘤病或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SWS)、Sturge-Kalischer-Weber Syndrome以及Sturge-Kalischer-Weber-Dimitri disease等,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病变部位为脑、眼睛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颅面部皮肤[1].  相似文献   
30.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数字X线机和多层螺旋CT分别进行断层摄影和CT扫描检查30例茎突综合征患者。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调整检查图像,测量两种检查方法下同一个体茎突正侧位长度和角度。结果两种方法检查茎突长度和方位角均显示清晰。数据显示,用数字X线断层与CT检查茎突正位上测得的长度、内倾角和侧位上测得的前倾角,两者无显著差异(P〉0.1);侧位断层图像上测量茎突的长度明显小于CT的测量值,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长度应以正位为准。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测量茎突基本上可达到CT测量的标准,而且该技术操作简单,辐射量小,相对经济,应成为茎突综合征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