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2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皮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水平及对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DC分别以细菌脂多糖(LPS)、CA粗提蛋白、包皮粗提蛋白和PBS溶液刺激,孵育2~14天,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液中IL-12和IFN-γ的水平。结果LPS组IL-12和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262.0±18.5)pg/mL和(494.3±48.8)pg/mL,CA组分别为(146.0±38.0)pg/mL和(392.0±39.7)pg/mL,包皮组分别为(12.0±5.2)pg/mL和0 pg/mL,PBS组为(10.7±6.43)pg/mL和0 pg/mL。CA组的IL-12和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和包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皮损组织粗提蛋白可能作为一种免疫原,增强DC的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淋巴细胞的激活,为今后治疗CA的DC疫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芦桂青  吴志波 《临床医学》2008,28(11):33-34
目的观察高频电离子仪联合重组干扰素α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78例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高频电离子仪治疗;B组:高频电离子仪治疗 重组干扰素α-2b局部外用;C组:高频电离子仪治疗 重组干扰素α-1b皮损内注射。12周后分别观察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A组治愈率为46.2%,B组为53.8%,C组为80.8%,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离子仪治疗后同时结合局部皮损内注射α-1b干扰素,能提高尖锐湿疣的治愈率,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双侧乳头乳晕色素加深伴皮肤肥厚5年,于2012年2月3日就诊。5年前患者双侧乳头乳晕无明显诱因出现色素加深伴皮肤肥厚,后表面出现黑褐色颗粒,皮损面积渐扩大,偶有瘙痒,未予治疗。患者既往无外伤史,无其他皮肤病  相似文献   
24.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100 mg,2次/d。服药第10天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触痛。5 d后其症状发展为眼睑、鼻腔、口唇和口腔黏膜破溃、糜烂以及躯干、四肢弥漫性斑丘疹和尼氏征阳性。诊断为药物所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停用卡马西平,给予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阿奇霉素及环磷酰胺等治疗,10 d后皮疹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25.
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探讨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联反应(PCR)鉴定尖锐湿疣病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DNA和HPV11 DNA。人脐带血和外周血分离培养10d的DC分别用尖锐湿疣病损组织和健康儿童包皮组织粗提蛋白刺激2次。另设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刺激。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来源于脐带血和外周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来源于外周血。结果 PCR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病损组织中HPV6b DNA阳性。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刺激后的DC刺激来源于脐血的T淋巴细胞,其增殖指数(5.514)高于包皮对照组(2.645)和空白对照组(1.698,DC:T均为1:11)。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刺激后的DC刺激来源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2.352)高于包皮对照组(1.083)和空白对照组(0.644,DC:T均为1:3)。结论 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可能因存在的HPV病毒抗原对DC的刺激和功能活化,进一步促进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并进而推测可以提高机体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8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皮秒组:40例,接受755nm皮秒激光治疗;纳秒组:40例,接受755nm纳秒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经过4次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4次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皮秒组有效率100.0%,纳秒组有效率82.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秒组激光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周期短,患者满意度高;纳秒组术后色斑颜色加重发生概率高达60%,治疗周期长,患者满意度不高。结论: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临床疗效确切、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