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剑潭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2010年6—12月对剑潭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及11项水环境因子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调查区域内的54种浮游植物和11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78属103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绿藻为主,硅藻其次;藻类细胞密度季节差异大,7月最高,为8.04×106cells·L-1,12月最低,为2.23×105cells·L-1,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为夏季的蓝藻和绿藻向秋季的隐藻、蓝藻、绿藻,以及冬季的绿藻、硅藻转变,剑潭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蓄水初期有加剧趋势,且富营养程度夏季比冬季严重.CCA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TP是影响剑潭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2.
东江惠州段水质污染特征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质综合标识指数法对东江惠州段2011年全年水质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江干流惠州段各断面水质基本达标,支流西枝江以及淡水河污染严重;空间分布上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从上游到下游呈下降趋势,时间分布上干流水质丰水期比枯水期污染严重,而支流在枯水期污染严重;NH4+-N是东江惠州段的主要特征污染物,点源是主要污染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3.
采用自制的SSX萃取剂对FeCl3蚀刻液膜电解阴极液(简称废液)中的Ni2+进行萃取回收。考察了萃取pH、SSX萃取剂含量、萃取相比(SSX萃取剂与废液的体积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对Ni2+萃取率的影响,以及反萃剂HCl溶液浓度、反萃相比(反萃剂与萃取液的体积比)、反萃时间对Ni2+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SSX萃取剂质量分数20%、萃取pH 2.0、萃取相比1.0、萃取时间10 min、1次萃取时,Ni2+萃取率可达74.56%;当反萃剂HCl溶液浓度6.0 mol/L、反萃相比1.5、反萃时间10 min时,Ni2+反萃率达93.10%;再生后的SSX萃取剂重复使用4次后,Ni2+的累积萃取率达91.00%,萃取剂中Ni2+的质量浓度可达14.94 g/L;反萃液经浓缩、结晶处理可制备电镀用NiCl2产品。  相似文献   
24.
以湘江猴子石段为研究对象,测定浮游藻类总数,分类,同时检测地表水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全年以硅藻为优势种,藻类繁殖高峰出现在每年春秋枯水季节。湘江长沙段水体尚未出现富营养化,但藻类大量生长会引起水质下降和水处理困难,具有一定健康风险。枯水季节应加强水体藻类监测。  相似文献   
25.
根据航天产品的特点,参考QJ 3138提出了温度循环应力筛选度与试验完成率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温度范围65℃、85℃、105℃以及温变率3℃/min、5℃/min下不同试验完成率对应的筛选度、残余故障率和残余故障率曲线曲率。给出了基于残余故障率曲线曲率极值和航天产品特性的剪裁策略,建议剪裁仅针对一般件进行,并给出了剪裁方法算例。研究成果对提高航天产品批次试验的效率和效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水源地原位控藻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一些大的湖泊、水库相继出现较为严重的藻类水华现象,导致高等水生植物消亡,破坏了水体景观,直接危害水源水质,更甚威胁到居民饮用水安全。通过对水体环境中藻类生长繁殖的机理分析,各类控藻技术优劣的比较,依据水源地类型和水体特征,提出控藻技术的相应选择。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亚铜和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染毒对苦草叶片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比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5~1.5 mg.L-1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对苦草染毒7 d,其叶片SOD、APX和POD活性明显升高,1.5 mg.L-1处理组3种抗氧化酶比活力分别比助剂对照组升高49.0%、77.0%和39.0%,MDA含量极显著上升46.9%,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42.6%。染毒14 d后3种抗氧化酶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回落,MDA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总叶绿素含量也有所回升。以0.1~1.0 mg.L-1氢氧化铜对苦草染毒7 d,1.0 mg.L-1处理组3种抗氧化酶比活力和MDA含量也呈显著上升趋势,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染毒14 d时3种抗氧化酶比活力和MDA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总叶绿素含量回升。上述结果显示,在氧化亚铜和氢氧化铜引起的铜胁迫早期,苦草叶片抗氧化酶因过氧化应激响应而上升,膜脂出现一定程度过氧化损伤,叶绿素含量下降,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苦草对铜胁迫产生适应性,过氧化损伤得以缓解,叶绿素含量回升。  相似文献   
28.
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剂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杂草的侵害,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多的一类农药.然而,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加,除草剂的用量逐年增大,药效也不断增强,导致除草剂在农田土壤中出现累积、迁移转化和毒害作用等问题.为了降低除草剂给土壤-作物系统带来的生态风险,根据除草剂污染特征和区域农业生产规律研发绿色低碳修复技术,是目前生态环境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治理的相关报道,重点分析了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并对除草剂修复领域未来的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目前应用于农田除草剂的修复技术主要有基于微生物修复、酶修复和植物修复的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基于生物炭基材料的吸附固定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相对成熟,已经应用于实际农田除草剂的修复治理工作,并形成了成功的修复案例.为了提升对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效果,修复技术逐渐从单一模式向物理化学-生物多技术耦合模式发展,以充分发挥多技术集成应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9.
以餐厨垃圾和厌氧污泥为原料,考察了浆料浓度、加料方式、酸化形式对系统产气量、pH、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液比为35%(质量分数)、分批次加料、预酸化对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温度在55℃下的系统要优于其他温度下的系统。  相似文献   
30.
以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培养介质,分别利用单质硫(S)以及硫和硫酸亚铁配合物(S和FeSO4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底物来培养以氧化硫硫杆菌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优势的驯化污泥混合液,用其淋滤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的污泥混合液接种量(5%、10%、20%)条件下,研究其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重金属Zn、Cd、Cu、Pb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在接种量为5%时,Zn、Cd、Cu、Pb的去除率分别为46%、54.6%、13.9%和30.5%,而在接种量为20%时,它们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2%、79.6%、29%和65.4%。驯化培养出来的污泥混合液对重金属Zn、Cd和Cu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对Pb的去除率则较低,最高只有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