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枕神经痛(Occipital Neuralgia,ON)是一种枕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的发作性针刺样或烧灼样病理性神经痛.部分患者疼痛剧烈且经久不愈,对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奏效、治疗后易复发或产生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在国内首次采用植入式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1例持续30余年的顽固性ON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PLDD)联合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激光气化联合臭氧盘外靶点注射治疗。半导体激光器功率调至8W/12W,脉冲辐射时间1.0s,脉冲间隔时间1.0s,激光总能量一般控制在800~1500J之间。硬膜外病变部位旁注射50μg/ml的臭氧气体10-20ml。通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s评价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1、6、12个月的显效率分别为26.1%(18/69例)、69.7%(48/69例)、63.4%(44/69例),有效率分别为60.9%(42/69例)、24.6%(17/69例)、24.6%(17/6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7.0%(60/69例)、94.2%(65/69例)、88.4%(61/69例)。治疗后6及12个月的显效率较1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数字血管减影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联合臭氧靶点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胶原酶溶盘与并发瘫痪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胶原酶观察其对兔脊髓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把40只兔分成A、B、C、D和E5组,分别在鞘内注射0.3ml的生理盐水、24、50、100和250U的胶原酶,在注药后第3和第7天解剖后分别取标本,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胶原酶对脊髓的损伤作用.结果鞘内注射胶原酶的4组兔的标本均发现脊髓、神经根和血管都有病理改变,胶原酶剂量越大,病理损伤越重,而盐水对照组(A组)中兔的脊髓及周围组织则未见病理损害.结论胶原酶鞘内注射对兔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脉冲射频治疗腰骶部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腰骶部背根神经脉冲射频治疗神经根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6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性腰腿痛病人,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再行背根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活动时视觉模拟尺度评分(VAS).结果随访2个月后活动时VAS改善≥75%者20例(29.4%);VAS改善≥50%~70)例(42.6%);VAS改善<50例(28.0%).脉冲射频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腰骶部背根神经脉冲射频对神经根性疼痛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采用不同压力条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s) ,观察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captopril)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 (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胶原酶消化人脐静脉获得血管内皮细胞 (VECs) ,传至 3~ 5代用于实验 ,根据大气压 (0mmHg)、中压力 (12 0mmHg)和高压力 (180mmHg)三种压力条件分为 3大组 ,每一大组分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 ;按细胞密度为 1× 10 5/ml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中 ,待细胞长成融合状态后追加葛根素进行干预 ,继续培养 48h后检测其上清液中NO和ACE的含量。结果 与大气压对照组相比 ,中压力对照组的NO和ACE均增加 (P <0 .0 5 ) ,而高压力对照组中NO含量显著减少 ,ACE活性则明显增加(P <0 .0 1) ;加卡托普利干预后 ,高压力组与对照组相比 ,NO的量明显增加 ,ACE活性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结论 中压力促使VECs产生NO和ACE增加 ,高压力使VECs产生NO减少 ,ACE活性增加 ;卡托普利有抑制高压对VECs产生NO和ACE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多瑞吉)对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均使用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进行疼痛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缓解、对患者情绪、睡眠及日常活动进行考核以判断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观察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经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治疗后,2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从(8.51&;#177;1.12)分降至(2.47&;#177;1.23)分,总有效率达10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曲马朵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相比疗效显著提高,虽有并发症,患者可耐受,且部分并发症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能有效地控制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加腰三横突小针刀松解在腰骶部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并与单一方法对比。方法 80例患者分为A组(单纯神经阻滞),B组(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术),C组(神经阻滞+射频治疗),D组(神经阻滞+小针刀松解术+射频治疗),每组20例。根据腰椎正侧位片,采用双侧椎弓根测量定位法,分别标志患侧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及脊神经后支相应的邵氏压痛点在体表的定位。腰三横突尖部行针刀松解;脊神经后支感觉、运动定位测定后,给予80℃.60s的射频治疗,共2个射频周期。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即时、24h。2周:静止VAS、运动VAS、腰三横突压痛VAS、邵氏点压痛VAS。组间比较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SNK.口检验。结果 D组在24h、2周与A、B、C组的比较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腰三横突压痛VAS与A组的比较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在邵氏点压痛VAS的比较P&;lt;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腰骶部疼痛,在诊断明确时,治疗上利用射频热凝加针刀松解联合施治,较单一方法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0.75和1g/L两种含量的罗哌卡因复合1mg/L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急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30例急性腰腿痛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0.75g/L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和B组:1g/L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PCEA治疗1,6h,1d以及术后第7天几个时间段,采用双肓法分别对视觉模拟评分、BCS舒适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评分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阻滞平面、睡眠质量以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排尿功能异常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A和B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非常满意,BCS舒适评分在治疗后也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无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现象,B组有20%(3/15)的患者有轻度的运动神经阻滞及排尿困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抑制,其阻滞平面、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较少,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0.75g/L的罗哌卡因复合1mg/L芬太尼对急性腰腿痛患者既达到有效的镇痛又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冷冻及神经阻滞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20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分别给予射频热凝、冷冻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1周后射频热凝、冷冻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5.1&;#177;1.2,4.0&;#177;1.1,改善程度均优于神经阻滞组(t1=3.79,P&;lt;0.001;t2=3.42,P&;lt;0.001);二组间VAS评分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2)副反应:射频热凝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冷冻组和神经阻滞组。结论 射频热凝及冷冻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