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科学   5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陕北黄土高原气候干旱特性的混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阐述了混沌系统的复杂特性以及关联维数的计算原理基础上,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日持续时段分布为例,具体介绍了如何利用关联维数来判别其混沌性以及如何从单变量时间序列中提取其关联维数,提出了判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混沌特性及其控制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罗慧 《陕西气象》2000,(3):36-39
采用一种多目标评价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 ,结合战略杠杆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波士顿矩阵理论对陕西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项目作进一步的分析 ,建立了陕西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化战略杠杆与核心能力的框图模型 ,将信息服务的各主项定位在该框图模型的相应象限 ,并提出了对应的战略方法。  相似文献   
23.
罗慧  徐军昶  肖波  刘波  巩在武  刘杰 《气象》2016,42(1):54-60
城市用电量预测是电力及相关经济部门开展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的重要依据。本文选取2004—2014年西安市用电量月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用电量预测的计量经济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西安市用电量业务化系统,初步应用于西安市未来用电量预测。结果表明,气温与西安市用电量之间表现为稳健的正U型非线性关系;西安市用电量需求高峰主要在冬季,但由于春节等因素,工业用电量在2月大幅减少,居民用电量却显著增加;模型对全社会用电量拟合准确,对未来用电量预测准确率高,具有开展中长期预测的适用能力;通过建立西安城市用电量气象业务系统,将未来天气预报或气候预测结果带入业务系统中,可滚动预测未来12个月可能耗电量,可为调节电力分配提供科学参考,提升电力供应的调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4.
基于同化多普勒雷达资料的WRF模式、地面加密观测、卫星云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总结2015年8月3日、2016年7月24日西安两次致灾短时暴雨过程环境条件、中尺度系统及动力因子指数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处于稳定少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上干下湿、午后低层大气超绝热状态,为短时暴雨提供了热力条件。西风槽与近地层切变线是暴雨直接影响系统。伴随冷锋过境,午后西北方向咸阳、铜川一带地面偏北风跃增是短时暴雨有利触发因子,强降水位于地面3 h正变压中心至东侧大梯度区附近。短时暴雨对流云团距离北部高空急流相对较远,无斜压叶状云系特征,降水对上升气流拖曳作用明显,云团TBB中心降至-65 ℃以下后,周边出现最大雨强。暴雨云团内部,霰粒子含量最大,冰粒子比其他粒子偏少一个量级以上,最强上升运动在霰粒子中心上方-30 ℃层附近、接近雪粒子中心;伴随整层雨水、霰和雪粒子含量5倍以上突增出现短时暴雨,雪粒子比雨水、霰粒子开始增多时段偏晚约1 h,其含量峰值与最大雨强同步。两次短时暴雨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差异明显。“0803”过程为切变线冷区暴雨,高空西风急流范围大、位置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西风槽后偏北冷空气活跃,偏南水汽输送弱,关中地区中下层存在明显能量锋区和对称不稳定;云团内部冰相粒子明显偏多,雪粒子相对霰粒子占比偏高,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冰相粒子快速生长;暴雨位于能量锋区和对流云团边缘、TBB最大梯度区附近。“0724”过程为切变线暖区暴雨,高空急流范围小、位置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偏北冷空气弱,偏南水汽输送明显,关中地区中下层为位势不稳定;云团内部冰粒子偏少,雪粒子相对霰粒子占比低;暴雨位于对流云团内部、TBB中心附近。定义的垂直螺旋度指数VHI和散度垂直通量指数DVFI对暴雨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大暴雨位于动力指数异常大值中心趋于集中且稳定少动的区域附近,动力指数小于200、中心分散且大值持续时间短的区域,降水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罗慧  赵奎峰  巩在武  冯丽  姚东升  王百朋  张朝临 《气象》2011,37(11):1438-1442
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应用于陕西气象资源效率评估,计算全省气象行业2007—2009年运行的综合效率值、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得出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所下降,而技术效率有所提升。其中,2009年技术效率均值为3年来最高,而2007年技术效率值为3年来最低。构造基于面板数据的气象计量经济模型对各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气象服务用户群及公众满意度指数、农业产出GDP值占区域GDP总值的比重和资金投入强度与气象部门产出的综合效率值呈正向关系,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与综合效率值呈反向关系。据此提出提升资源效率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陕西盛夏多雨年与少雨年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皓  罗慧  黄宝霞 《中国沙漠》2007,27(2):342-346
应用NCEP/NCAR 1979—2004年再分析资料,针对陕西盛夏(7—8月)降水的情况,分析了汛期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陕西汛期多雨年,影响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表现为“三强一弱”,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蒙古低槽、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青藏高压弱;少雨年天气系统表现为“三弱一强”,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蒙古低槽、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弱,青藏高压强。另外,在多雨年,500 hPa流场,在陕西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切变线或风向辐合区;850 hPa形成了孟加拉湾经四川盆地到陕西和南海经鄂西北到陕西的水汽通道;少雨年500 hPa河套中部为西北气流控制,850 hPa水汽通道不明显或水汽输送中途减弱。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经临床证实的8例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完成首次颅脑CT检查,5 d内完成首次颅脑MRI检查,3例有MRA检查资料。结果:首次CT检查病灶不明显3例,4例双侧中线旁丘脑可疑或小灶性低密度灶,1例双侧中线旁丘脑明确的较为对称性低密度灶。MRI均显示双侧中线旁丘脑较为对称性分布的蝶形T1WI低或略低、T2WI高或略高信号、FLAIR高或略高信号及DWI上为高信号、ADC低信号,其中以DWI高信号为特征。影像学随访中病灶进展4例。4例病程中可见中脑“V”字型梗死。3例MRA均可见单侧或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狭窄。结论: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是MRI,对急性双侧中线旁丘脑梗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T、MRI在Grynfelt-Lesshaft's疝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28例Grynfelt-Lesshaft疝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8例全部行多层螺旋CT检查,3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28例中,男20例,女8例,年龄44~80岁(平均(69.0±3.5)岁)。单侧16例(右侧12例,左侧4例),双侧12例。CT及MRI上表现疝位于Grynfelt-Lesshaft三角(腰上三角)薄弱区:第11或12肋下缘下,腹内斜肌内缘内侧,竖脊肌、腰方肌的外缘,底部为腹横肌腱膜形成,顶部为背阔肌。腹腔、腹膜后组织经该薄弱区向腰背部皮下突出形成类圆形或烧瓶样肿块。本组疝入缺损三角区内容物多为脂肪组织或合并系膜,疝出内容物的大小与疝环多不成比例。疝环直径大小约1.5~8.7 cm,疝囊大小1.6 cm×1.3 cm~9.2 cm×5.4 cm。CT及MRI影像学上易于与侧后腹壁疝、侧后腹壁膨出或假性疝、脂肪瘤等软组织肿瘤、血肿和脓肿等鉴别。结论:CT及MRI能清晰显示Grynfelt-Lesshaft疝疝环的大小、疝内容物、可能的并发症、周围腹壁肌群薄弱及缺损程度,可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排除其他病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9.
利用临汾市气象局观测站1981年-2010年的蚱蝉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和一元回归方法,分析了蚱蝉物候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30年间临汾气温、地温均呈上升趋势,同时期内蚱蝉始鸣期呈提早趋势,蚱蝉的始鸣期与降水相关性不显著。蚱蝉始鸣期的变化规律与气候变化的趋势相对应,说明动物物候期对气候变暖能够作出一定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的入园客流数量和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以最高温度、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为定量解释变量,以降水、节假日、每一天和月份为虚拟解释变量,引入随机误差项的AR(2)结构,通过逐步优化的建模思想,构建了2011年西安世园会入园客流的气象计量经济模型。以该模型为核心,以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构建世园会入园客流数量预测的气象服务业务化系统。2011年8月底至10月22日,气象部门和世园会管理层同时开展了基于网络的业务化应用,运用逐日温度和降水等天气预报信息,结合入园票务政策变化、优惠措施出台、指定日特别活动等信息,联合开展对逐日、未来一段时间和整个运营期的可能入园客流数量的定量预测,为世园执委会部署和控制客流数量、确保世园会安全运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论表明,气象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气象因素、节假日、每一天以及不同月份变化对入园客流的影响,准确模拟入园客流数量的逐日与逐月变化特征,能较好地预测未来两周的入园客流人数。在8月提前两个月准确预测出西安世园会可能入园客流总人数逾1600万人,与实际人数约1573万很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