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套组压缩弹簧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套组压缩弹簧的结构特点和弹簧材料直径与弹簧材料许应用应力成反比的关系,提出了套组压缩弹簧许用应力设计法,实现了套组压缩弹簧系统的满应力设计,保证了每个弹簧具有相同使用寿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重载运输载荷条件下SS4改型机车车体原有结构强度的不足,通过计算分析对原有车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3.
针对由橡胶弹簧和高圆簧组成的摆式列车的内燃动力车转向架二系列弹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弹性杆理论的数学模型,导出弹簧系统载荷与变形关系式,提出评定复合弹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刚度法,避免了此类弹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负刚度,与现有复合弹簧系统的稳定性评定方法相比,刚度法具有较高计算精度和广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目前参数化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基于SolidWorks平台和Visual C++6.0开发工具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在参数化CAD系统的应用.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基于SolidWorks平台的机车车辆行业参数化CAD系统开发,对机车车辆行业应用参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铁道车辆车轮强度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目前国内尚无车轮强度的设计计算标准,本文对车轮强度设计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主动轮和从动轮车轮强度计算的载荷工况和当量静应力及当量疲劳应力计算方法。依据实验数据提出了4种车轮材料的许用应力。根据本文方法编制处理程序并以中国铁路在役客车的KKD型车轮和蓝箭动车主动轮为例,对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论述的车轮强度设计方法,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7.
28.
LI Wen;LU Haiying;MI Caiying;HAN Junchen(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130062, Changchun, China)  相似文献   
29.
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焊接构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的质量为目标函数,以16Mn钢母材和焊缝的疲劳强度为约束条件,根据UIC615-4所规定的构架强度试验载荷,对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进行结构优化,提出了降低结构弯曲和扭转刚度的设计方法,以提高轻量化焊接构架的疲劳强度。优化方案构架的最大等效应力较原方案降低15.33%,结构刚度和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构架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0.
米彩盈 《铁道学报》1994,(A06):61-67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的配置选择,在保证二系悬挂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每台转向架布置六组高圆簧的方案,并将该方案与德国ICE高速列车驱动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证实了ICE驱动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的布置方案和结构设计是从合理的。六组与四组高圆簧方案各有优缺点,在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设计中,仍采用每台转向架布置四组高圆簧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