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吴玲芳  王梦  王迎春  牛丽颖 《广州化工》2020,48(12):163-165
研究生助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高校教师压力大的局面,可以培养一批有扎实教学基本功的年轻教师,提高我国本科生教学质量。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大一新生反复练习各种常规操作,如称量、溶解、沉淀、过滤(常压和减压)、蒸发、浓缩等,为今后的专业课实验以及将来的研究生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论述了研究生助教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积极作用与影响,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移动时代下,短视频以其简单性、创意性的特点迅速成为新的媒体形式。自2017年以来,短视频的热度持续发酵,新兴技术5G的加速落地推动短视频行业进入了下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基于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缜密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Lar、Lasso、Stepwise等方法进行变量选择,建立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等数学模型,并应用具体直观、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预测,最终基于模型分析及预测结果,给出了短视频开发者在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3.
朱界  张方舟  谢有菊  贾林涛  王梦千  李爱军 《材料导报》2021,35(23):23025-23032,23039
钛硅碳(Ti3 SiC2,TSC)是一种兼具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三元化合物MAX相.Ti3 SiC2作为高导电功能涂层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i3 SiC2涂层的制备技术在不断改革优化,主要有五种常见制备工艺,分别是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固相反应合成法(Solid-state reaction)、气溶胶沉积法(ADM)和热喷涂法(Thermal spraying).Ti3 SiC2涂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纯度相关,通常制得的Ti3 SiC2涂层均含有一定程度的杂质,这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Ti3 SiC2涂层中经常出现的杂质主要是TiC、Ti5 Si3、SiC、TiSi2等,不同的制备方法产生的杂质种类也不一样.为了提高Ti3 SiC2涂层的纯度,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探索和优化.目前,反应化学气相沉积(RCVD)实现了通过消耗碳化硅(SiC)子层在石墨基底上生长纯Ti3 SiC2涂层.近年来利用ADM也实现了在室温下合成纯Ti3SiC2涂层,这一技术降低了常规Ti3SiC2涂层的合成温度.此外,PVD法不仅为低温制备Ti3SiC2涂层提供了可能性,还实现了Ti-Si-C复合涂层的工业化生产.本文综述了Ti3 SiC2涂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Ti3 SiC2涂层独特的晶体结构及优异性能,介绍了近年来几种常见的Ti3 SiC2涂层制备技术,并指出了目前合成纯Ti3 SiC2涂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4.
以BCl3-NH3-H2-N2为前驱体系统, 在垂直放置的热壁反应器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氮化硼(BN)涂层, 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析了碳化硅纤维表面BN涂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提出了BN沉积过程中主要的气相和表面反应, 以及关键气相组分。研究结果显示:在600~850℃的范围内, 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 BN沉积速率逐渐加快, 同一温度下, 沉积区域内BN沉积速率沿气流方向逐渐减缓, 表明气相组分在气流方向逐渐消耗; 随着系统压力的提高, BN沉积速率先加快后减缓, 表明沉积过程由表面反应控制转变为质量传输控制; 随滞留时间延长, 距气体入口1~3 cm处, BN的沉积速率逐渐增大, 而距气体入口4~5 cm处, 沉积速率先增大后逐渐变小。SEM照片显示碳化硅纤维表面BN涂层光滑致密, XPS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BN及氧化产物B2O3, XRD图谱表明热处理前BN为无定形态, 1200℃热处理后BN的结晶度提高, 并向六方形态转变。BN的沉积是由BCl3和NH3反应所生成的中间气相组分Cl2BNH2、ClB(NH2)2和B(NH2)3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5.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同层神经元之间信息不能互传,无法充分利用同一层次上的特征信息,以及无法提取长距离上下文相关特征的问题.该文针对中文文本,提出字符级联合网络特征融合的模型进行情感分析,在字符级的基础上采用BiGRU和CNN-BiGRU并行的联合网络提取特征,利用CNN的强学习能力提取深层次特征,再利用双向门限循环神经网络(BiGRU)进行深度学习,加强模型对特征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利用BiGRU提取上下文相关的特征,丰富特征信息.最后在单方面上引入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权重分配,降低噪声干扰.在数据集上进行多组对比实验,该方法取得92.36%的F1值,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的提高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6.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区域高耗能行业的大用户行为属性展开分析,提取关键行为属性;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找出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结果。然后构建了最小向量支持向量机(LS-SVM)智能预测模型,以冀北地区为例,在考虑钢铁价格和产量2种用户行为因素的基础上,对区域钢铁行业用电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的钢铁价格及产量与行业用电量的相关性较强,对其影响较大,在对钢铁行业用电量进行预测时应考虑钢铁价格和产量2种因素。LS-SVM智能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正确判断区域行业用电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7.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氧化铅/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bO/CNTs).运用准稳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以及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铅物种的引入对CNTs复合材料抑制析氢反应及电催化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负极反应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法对铅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催化剂时VRFB的充放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发现:1A/cm~2时,引入PbO后CNTs析氢电位从-0.962 8V负移至-1.149V,PbO/CNT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抑制析氢反应能力;同时,PbO/CNTs复合材料也显示出了更好的电催化VRFB负极反应的活性.同等条件下,以PbO/CNTs为负极催化剂的VRFB充放电容量比以CNTs为负极催化剂时高100~200mAh,并具有更好的容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道化学公司的化学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估方法。对片基车间流延机生产过程的火灾和爆炸危险度进行分析评价。计算表明:如果能认真实施防护性安全措施,不需进行充氟的工艺路线,也完全可以保证生产能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29.
对兴澄3200m~3高炉六次炉况失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处理兴澄3200 m~3高炉炉况失常的主要经验:①对炉况失常判断要准,减风幅度要大,每次减风500~1000m~3/min;②加焦量要足,首次集中加焦应在100t以上,合计加焦应不低于160t;③加风应谨慎,待气流走稳,炉缸热量蓄积到一定量后才可加风;④风温要高送,煤比要维持160 kg/t以上;⑤维持一定的矿石批重,不低于80t;⑥维持一定的负荷,坚持走循环焦,燃料比650~680 kg/t。  相似文献   
30.
针对现有基于柔性铰链的微动平台动态特性受材料特性、设计制造等误差影响,难以满足精密微动平台对动态响应(特别是可变频率操作)的高要求,基于应力刚化效应,提出了动态特性可调的微动平台设计新方法,推导预应力作用下一端固定一端导向梁的等效刚度和质量公式;基于对称布置假设,建立含有弹片式柔性铰链(下面简称弹片)组数(离散变量)和截面尺寸(连续变量)的离散连续变量复合优化模型,释放承载刚度约束,获得截面尺寸含有弹片组数变量的精确解系列,分析了给定预应力下不同弹片组数微动平台的承载刚度和频率调节范围,从而通过承载刚度约束和频率调节范围要求确定弹片组数。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推导计算模型求解精度和所提设计方法的应用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本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实现了给定工作刚度、频率和承载刚度约束的微动平台最优结构设计。所提方法实现了刚度和频率大范围的调整,不但降低了加工精度要求,还为动态特性自适应匹配的智能微动平台提供一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