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科学   9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铁岭县湾龙背地区的钾长石矿为例,研究了辽北地区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的分异相带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指出具新太古代壳源岩浆成因的钾长石分异相带明显,可分为内中外三个相带,其中内部相带的块体状钾长石、中间相带的团块状具文象结构的钾长石质量好,并在对国内的钾长石的市场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指明了辽北地区钾长石矿的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22.
长沙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严重威胁。在介绍了长沙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研究区内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地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现状,给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长沙市的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吉莲高速公路钟家山隧道涌突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家山隧道是吉莲高速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在施工期间多次发生突水突泥事故,并在山顶处形成塌陷坑。为查明涌突水来源及途径,综合利用了水文地质调查、水化学分析法、以荧光剂为示踪剂进行的地下水示踪实验等多种方法。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涌突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主要来自于泥盆系砂页岩构造裂隙水,其次为与构造破碎带沟通的风化裂隙水、地表溪沟水,而与周边梓门桥段岩溶水无关。示踪实验结果表明:F5断层是阻水的,其南部的地下水不构成涌突水水源;与隧道大角度相交的F2、F3断层是主要的涌突水途径。  相似文献   
24.
25.
针对国产走航式声学海流剖面仪的应用性能进行评价,为用户及生产厂家提供借鉴。首先,就国产走航式声学海流剖面仪的实际数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全面分析和考察了其测量数据的各项性能,有针对性地绘制了各类图件,并通过数据质量、数据有效性、测流精度、测流深度等各方面的分析比对,对国产走航式声学海流剖面仪做出定性评价。其次,通过与国外同类仪器的以往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船只转向和往复航行、加速和减速航行、高速航行时,国产走航式声学海流剖面仪表现更佳。最后,基于应用中的不足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水声环境调查需求,结合国内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现有的处理方法、原理,详述了海洋声学调查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现途径及关键技术的解决,该系统软件满足我国目前海洋调查的需求,提高了海洋环境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27.
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分别以NaOH和Ca(OH)2作为碱化剂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Na,PAFCCa)的中红外光谱。结合分子动力学对弗雷德盐的模拟分析,本文解析了PAFCCa的中红外光谱并提出:PAFCCa中2150 cm-1峰为配位于弗雷德盐层间水分子的组合振动模式。PACCa或PAFCCa中1610,1630 cm-1共轭双峰可解释为:弗雷德盐层间结构中分别配位于Al(Ⅲ)与Ca(Ⅱ)的水分子的变形υ-H2O振动。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株洲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株洲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将株洲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并在此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基础上划分防治重点区.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对株洲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划分结果比较符合株洲市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株洲市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川 《陕西气象》2003,(1):11-13
2002-06-08-09,青藏高原东侧的陕西省及四川省东北部遭遇一次暴雨-特大暴雨过程,通过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次天气尺度Ω系统水汽条件及垂直速度、水平散度等物理量分析,发现此次暴雨过程高低空气形势符合陕西前汛期暴雨特征,干冷空气明显,可在850hPaθse图上看到次天气尺度Ω系统,基本物理量反映出低层有湿舌和水汽辐合区,暴雨出现前有能量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