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业科学   10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对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适宜药剂种类、用药关键时期和用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期选用50%啶酰菌胺或50%腐霉利,能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不同施药方式对药剂防效影响不明显,但机动喷雾能提高防治效率和减轻操作强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选用可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2.
 通过室内笼罩饲养法观察了水稻、玉米、高粱、稗草等57种植物上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不同供试植物上灰飞虱羽化率、若虫历期、初羽化成虫体质量、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种群趋势指数分析,发现57种供试植物中,适宜灰飞虱生存的寄主植物有稗草等5种,这些植物上灰飞虱羽化率介于59.4%~86.9%,种群趋势指数在27.8以上;较适宜灰飞虱生存的寄主植物有黑麦草等9种,灰飞虱羽化率在27.0%~64.5%,种群趋势指数多在10以上;较不适宜灰飞虱生存的寄主植物有牛筋草等5种,羽化率介于130%~35.6%,种群趋势指数为1~10;不适宜灰飞虱生存的植物有无芒雀麦等13种,羽化率在10%以下,种群趋势指数在1以下;玉米等25种植物上灰飞虱若虫不能羽化为成虫。其中,黑麦草、棒头草、菵草、白顶早熟禾、野燕麦和荠菜等为新证实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23.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06年在浙江北部系统地调查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动态和为害损失。单季晚稻秧田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X2)与水稻株发病率(Y1)的关系式为Y1=0.0873 + 1.0757X2,晚稻本田株发病率(X)与产量损失率(Y)总关系式为Y=0.1254+0.7551X。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水平以损失率表示为2.0%~2.5%,制订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指标为水稻秧苗期和本田前期介体灰飞虱有效虫量2~3头/m2,该指标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的水稻病毒病。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该病在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上升扩大趋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改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笔者分析预测了2007年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趋势,提出了“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综合治理”的防控对策和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可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5.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稻秆潜蝇自然种群死亡率最高在卵孵和初孵幼虫的侵入期,其次在化蛹至成虫羽化阶段。主要影响因子有气候、食料、肥水管理和天敌等。成虫产卵盛期至卵孵初期为防治适期,防治药剂有呋喃丹、甲基异柳磷、三唑磷、氧乐果等。  相似文献   
26.
农田鼠害发生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鼠害发生趋势分析及控制对策吕劳富,王华弟(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杭州310004)近年来我省农田鼠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大量粮食受损,开展鼠害防治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现根据近年浙江省农田鼠害发生动态和上升原因分析,预测1995年鼠害趋势并探讨...  相似文献   
27.
水稻稻秆潜蝇为害损失测定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2~1993年试验表明,早稻稻秆潜蝇株为害率与产量损失率具有密切相关性,关系式为Y1=0.467+0.5139X。水稻剑叶、倒2叶、倒3叶被害,以剑叶受害产量损失最大,其次为倒2叶和倒3叶。影响产量主要因导致穗实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3%,经济允许为害株率为5%。  相似文献   
28.
筛豆龟蝽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筛豆龟蝽是浙江大豆上的主要害虫,年发生3代,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为主害期。春、夏大豆虫口密度分别在6~82头/穴和5~60头/穴时,大豆产量损失率为2.59%~50.86%、0.55%~30.06%。防治宜于若虫2~3龄高峰期,防治指标春大豆为8头/穴,夏大豆11头/穴,药剂以敌杀死为佳  相似文献   
29.
根据浙江水稻螟虫发生特点和当前测报工作实际,在原有测报办法的基础上,简化调查项目与方法,制订了水稻螟虫简易测报办法。它可供承担一般测报任务的县级病虫测报站参考试用。  相似文献   
30.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危害率3%~5%的防治指标;明确稻秆潜蝇卵为均匀分布,幼虫为聚集型分布,建立了序贯抽样、简易“查定”和GI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改进稻秆潜蝇测报办法,提出“狠治一代压基数,巧治二代保丰收”的防治新策略及其适用的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技术,初步形成适于中国南方特点的水稻稻秆潜蝇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