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急慢性砷染毒的肝细胞L-02的基因芯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基因芯片分析急慢性砷染毒时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6omol/L的亚砷酸钠染毒L-02细胞2,15,24h,4μmol/L的亚酸钠染毒L-02细胞2周,分别与未染毒的L-02细胞抽提RNA作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急性和慢性砷诱导细胞基因表达谱截然不同。染砷后首先激活的是解毒功能相关的基因和一些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长期染砷后与肿瘤发生及氧化还原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升高。结论细胞短期染砷毒后,应激和解毒功能有关的蛋白表达上调,长期染砷后与肿瘤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急慢性砷刺激下细胞以不同的方式抵抗砷毒。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疫情期间基于线上PBL-CBL联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体验与需求。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对15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应用KJ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得出PBL-CBL学习体验、线上学习的优点、线上学习的不足和希望与挑战4个主题。结论护生在线上PBL-CBL联合教学模式下学习体验较好,可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推广应用至其他学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对术后患者的影响,阐明其在促进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机制。方法:病例对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4例,17例做为实验组术后常规运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17例做为对照组不使用该药治疗。对比分析围手术期,患者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通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较快提高,且在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所提前。结论:利用重组人促红素可以更快的提高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并促进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降低聚合血红蛋白输注引起的大鼠氧化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动物70%换血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低浓度抗坏血酸组(L组)、中浓度抗坏血酸组(M组)、高浓度抗坏血酸组(H组),每组6只。C组、L组、M组和H组分别静脉输注2%PolyHCBH、2%PolyHCBH+0.025%AA、2%PolyHCBH+0.05%AA、2%PolyHCBH+0.1%AA进行换血实验;S组仅做股动/静脉插管处理不进行换血。大鼠换血完成后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立刻股动脉取血分析血气(PCO2、PO2、Lac、Hct、BEecf)和检测血浆中氧化损伤特征值,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大鼠70%换血后:1)H组与C组相比,GSH浓度(μmol/L)显著降低:(39.16±1.76)vs(43.78±2.73)(P0.01);2)抗坏血酸组与C组相比,SOD活力(U/m L)无明显改变,分别为(250.54±21.25)vs(258.36±15.59)vs(247.99±12.40)vs(243.61±15.09)(P0.05);3)T-AOC随抗坏血酸浓度增加而增加,H组T-AOC较C组相比显著升高:(20.01±4.00)vs(13.09±1.58)(P0.01);4)抗坏血酸组与C组相比,MDA浓度均降低,其中M、H组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34.10±1.18)vs(32.30±1.07)vs(36.20±0.88)(P0.01);5)H组与C组相比,8-OHDG含量显著性降低:(3.86±0.45)vs(4.36±0.22)(P0.05)。结论抗坏血酸能有效降低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和DNA损伤,高浓度抗坏血酸对上述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门诊护理工作也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般人常常对门诊护理工作认识不足,而把一些身体条件差或业务技术不熟练的护士安置到门诊及门诊注射室。我在门诊注射室工作了四年,体会到注射室的工作并  相似文献   
27.
血液保存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和过滤、离心等前处理操作对红细胞携氧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不同保存期血样用血氧分析仪检测携氧能力并同时测定葡萄糖、Na+、K+及乳酸脱氢酶等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全血和悬浮红细胞的有效携氧量随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在第1周分别下降了27.5%和19.2%。到保存末期,全血的有效携氧量仅为"新鲜血"的39%,悬浮红细胞也只有采血当天的51%。P50值在保存期总体呈减小趋势,在开始2周减少较快,随后变化不明显。葡萄糖逐渐消耗;乳酸脱氢酶随时间逐渐增加,全血到保存末期为采血时的近3倍。Na+浓度呈进行性下降,K+浓度逐渐增加,到保存末期悬浮红细胞K+增加了3倍。结论血液保存时间和前处理操作等对血红细胞携氧能力及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过滤、离心等操作会对红细胞造成一次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