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科学   6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用1995年3—6月逐日欧洲数值预报产品48—120小时500百帕形势图作欧亚区低槽移速误差分析。分析结果:3—6月低槽预报与实况吻合的占49%,偏慢的占26%,偏快的占18%,空漏报的占5%。所分析的结果对欧洲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及日常预报业务将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2.
1强对流天气过程2003年4~6月,我省共出现2次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1)4月12日08时~13日08时,有17个县市出现了8~11级雷雨大风(资溪风速最大,达30m/s)、冰雹(赣州市冰雹直径最大,达30mm)和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弋阳同时遭到雷雨大风(22m/s)、冰雹(直径12mm)和强降水的袭击。(2)5月6日,全省有15个县市出现了8级以上雷雨大风,有9个站出现了强降水。2强冷空气过程2003年4月1~4日,我省出现了1次强冷空气过程,过程降温幅度达9~11℃。3暴雨过程2003年4~6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12次10站以上的暴雨日,4月10~13日、5月12~17日和6月24~2…  相似文献   
23.
1994年6月中旬我省出现了罕见的连续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经分析得出:本次过程的天气背景和影响系统比较典型.500百帕到高位置、低槽、中层切变、西南急流、低涡及地面静止锋等系统都与雨带的维持、加强、移动关系密切.经分析中期数值预报图得出:欧洲预报能力较好,副高位置、低槽情况预报与实况比较接近.对本次过程的中期预报成功起了关健的作用.日本预报不甚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4.
大陆坡脚是大陆边缘的一个重要地形特征,是沿海国扩展其大陆架权利和划定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基础,也是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划界案时特别关注的重要技术参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大陆架制度的制定源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但由于全球大陆边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后期构造活动、沉积作用对大陆边缘的改造与影响,海底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多变,导致大陆坡脚的识别非常困难。加上各沿海国为获得最大范围的外大陆架,对大陆坡脚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使得大陆坡脚的确定成了外大陆架划界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对大陆坡脚的规定,结合不同类型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和各沿海国划界实践,对陆坡基部区的确定、坡度变化最大之点的选取以及相反证明规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江西2003年特大干旱气候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1959年以来的历史气象资料,对江西2003年特大干旱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7-8月全省雨量之少位居历史第1位,9-11月雨量之少居历史第4位,7-12月雨量之少居历史第1位,7月一次年2月雨量之少居历史第4位;2003年江西伏旱指数居历史第3位,伏秋旱指数居历史第5位;动态干旱指数监测结果显示,干旱指数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2月21日,与实际旱情发展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6.
1大雾过程。2005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每日15站以上大雾)共有12d.与常年相比属偏多年份。其中1月14-17H的大雾为江西近5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过程,大部地区能见度一般≤500m,部分地区〈50m,对交通等部门造成严重影响(表1)。  相似文献   
27.
对我省夏季高温的气候分布特征和 500 hPa天气形势进行分析,揭示了我省夏季高温与副高之间的关系,从而给预报员进行高温预报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提出了一个应用水文上降水产生流量过程线的变化原理,仅用降水资料来推算流域洪涝指数,用量化指标来预报未来流域洪涝强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利用流域内测站雨量计算出流域的有效综合面雨量(考虑了前一段时间内的逐日流域面雨量的不同贡献)。复核流量(或水位)等洪涝有关资料与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关系,最终确定出各级洪涝指数的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大小。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利用流域的实况面雨量和预报面雨量计算出未来流域某日的有效综合面雨量,对其值与已确定的各级洪涝指数的有效综合面雨量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判断未来流域可能出现的洪涝等级和强度。  相似文献   
29.
利用1961—2010年共50 a的500 hPa欧亚地区历史天气图资料对江西省74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的大尺度环流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中,欧亚中高纬的长波槽脊呈双阻塞高压型,两个阻塞高压分别位于乌拉尔山西侧和鄂霍茨克海西侧;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低涡,且从该低涡中心至江西附近地区有一深厚低压槽(华北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低纬西太平洋地区,其脊线位于20 N附近,西脊点位于110 E附近,副热带高压北侧的584 dagpm线位置(115 E的纬度)位于27 N附近;华北槽后的干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持续交汇于江西地区,为持续性暴雨提供了有利于水汽输送和辐合抬升条件。500 hPa的历史天气图和NCEP资料均显示,该大尺度环流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30.
利用宜春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4年6月19—22日江西省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1—2.5 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或减弱与下游降水的增强或减弱有较好相关性,其中,较低层1—1.5 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更为密切;1—3.5 km高度的西南急流增强且风速大于12 m/s的较强急流向下层传递,与下游降水增强有较好对应关系,且对降水加强指示提前量约为2 h。2)1 km高度以下的水平风在垂直方向上的风切变(△V)增大为8 m/s以上有利于下游降水增强,当△V为12—20 m/s时,降水明显增强,且△V增大较降水增强提前1—3 h;1 km或0.7 km高度以下△V的增大与下游降水的增强关系较为密切,而1 km或0.7 km高度以上△V增大与下游降水增强关系并不明显。3)指数M、I的大小与下游区域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当指数M、I增大至峰值,且急流指数脉动增强、频率增大时,下游区域降水也将出现峰值,且指数峰值出现较降水峰值提前1—3 h。4)0.5—2.5 km高度的暖平流增强,暖平流的厚度越大,且暖平流之上伴有冷平流加强,越有利于下游区域降水增强;2 km高度以下暖平流逐渐减弱,对应下游区域降水也逐渐减弱;1 km高度以下由冷平流控制,降水则减弱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