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5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21.
1975年海城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在震中以西不远的一条长约250公里的北西—南东向剖面上进行了五次重力测量,震前三次,震后两次.剖面上相邻两个测点的重力差的测量均方误差小于40微伽.自1972年6月至1973年5月的一年期间的三次观测结果表明,剖面东南段重力值显著下降,最大达352微伽.地震以后,1975年3月的第四次重力测量发现,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回升到第一次测量时的水平.1975年7月的第五次测量则表明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继续上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后也观测到重力的变化,不过地震前重力是增加而不是减少.震前和震后,在震中以北不远的一条长约270公里的东西向剖面上各进行过两次重力测量.结果表明,主震后整个剖面,特别是靠近唐山的那些测点的重力也有逐渐恢复到震前第一次测量时的数值的趋势.由这些结果可以看到,重力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似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重复大地水准测量资料估计的地面高程变化所能引起的重力变化远比所观测到的变化为小.因此,我们推测某些大地震可能与地壳和上地幔内的质量迁移有关,认为所观测到的重力变化大部份是质量迁移引起的.我们对质量迁移的重力效应作了理论分析,但是,对迁移的物理过程我们还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22.
Shimamura  H  Asada  T  Suyehiro  K  Yamada  T  Inatani  H.  卢造勋 《世界地质》1987,(2)
前言海底地震学领域里仪器的进展导致了对海底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发现,使用洋底地震仪的远射爆破试验的实际可行性已经作了报道(Asada和Shimamura,1976、1979;Asada等,1983)。从1974到1979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了称为远射爆破—1到远射爆破—5的五次长距离爆破试验,其结果揭示了西北太平洋盆地和东马里亚纳群岛盆地之间的速度结构和Q值结构有区域性的差别。根据天然地震资料同样也提出了大规模的速度各向异性(Shimamura和Asada,1983).应用地震体波对海底岩石圈进行探测也表明洋底岩石圈在结构上是相当复杂的。这种探测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宽方位角地震剖面的覆盖。  相似文献   
23.
重力变化与海城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城地震前后重力重复测量结果表明:在极震区及其附近地区重力场发生了显著的有规律性的变化. 1972年6月建立北镇-庄河重力复测剖面开始重力观测,同年11月及1973年5月进行了两次复测,发现辽东半岛地区重力场减小,最大达-352微伽.1975年3月震后进行了第一次复测,重力场却已基本回升到1972年6月建点时的水平.7月份再次复测,其结果表明重力场继续升高,最大达+382微伽.其后直至1976年12月多次进行复测,重力场基本保持在1975年7月的水平.因此,震中区震前重力场下降、震后上升的特征相当清楚. 通过对工作方法和观测精度的分析,说明重力测量成果是可靠的,重力场变化的原因与地震的孕育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4.
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地学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过程,阐述了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法,提出了当前地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困惑以及走出这些困惑的新思路-全球联合反演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5.
夏怀宽  卢造勋 《地震学报》1992,14(2):180-186
本文综合论述了朝阳-义县地区及其附近的地震活动,深、浅部结构,以及岩石动力学特征.认为本区存在中地壳低速层,且三层地壳速度均较两侧的低,存在上地幔隆起和软流层-低阻层隆起.探讨了三层地壳、低速层和上地幔软流层的物质组成.最后讨论了本区深、浅部结构、组成与地震活动.断裂新活动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26.
中国海城地震与地壳上地幔异常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依据最新的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地震波速结构,并考虑地质构造、断裂以及地壳深部的构造环境等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震源机制解与原地应力测量资料,分析区域现代地应力场特征,确定了研究区的边界约束和动力边界条件.在以上基础上,采用线弹性介质模型进行研究区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研究区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表明,本区地壳内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已发生的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指出了值得注意的有潜在发震可能的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28.
IntroductionTectonic earthquakes are the consequence of localized stress concentration. A basic way of learning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i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stress.Since the 1980s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Earth stress research have been announced in the world (e.g., Zoback, 1992). In last two decades many researches on crustal tectonic stress have been carried on in China, including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analyses, in-…  相似文献   
29.
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中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效果,其中重点讨论了人工地震勘探应用中的有关科学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0.
第六篇文章介绍了全国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基础理论学习讨论会概况。该讨论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华东石油学院教师讲授两本石油专业教材;第二阶段进行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基础理论研究的专题讲座;另外还讨论了进一步开展该项研究课题的计划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