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5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原油物性和饱和烃、芳烃分析资料表明,塔里木盆地塔北降起一带的海相原油可分为碳酸盐岩原油和泥质岩原油。前者含硫量大于0.3%,相对较高,后者则低于0.3%。碳酸盐岩原油中重排萜烷化合物较少,Ts/Tm和C15重排二环化合物/C15补身烷的值均小于1.0,C29和C35藿烷含量较高,含硫化合物中苯关噻吩含量相对高于二苯并噻吩,泥质岩原油的这些生物标志物组成和分布特征与碳酸盐岩原油的完全不同,反映出两类  相似文献   
22.
模拟广州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的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通过投加填料形成复合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处理规模为3 m3/d的中试试验.考察了复合生物处理工艺不同填料,不同曝气方式及填料投配量对处理后出水CODCr的影响,并测定出复合生物处理工艺对提高污水处理量的具体数据.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3.
天然气的成因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探讨了油成气与煤成气的成因特点,包括煤成气(油)母质的类型、演化与产烃率。利用天然气组成及同位素、伴生轻质油性质、有机包裹体、固体沥青等指标,对天然气类型进行了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24.
云南昭通褐煤树脂物化学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昭通褐煤蜡树脂中游离酸、结合酸、树脂醇、树脂烃进行了GC-MS研究.结果显示,昭通树脂烃中D-环单芳藿烷及17β(H),21β-藿烷为含量最高的特征化合物,其它五环三萜及芳构化物质虽有分布,但量极低.树脂游离酸中正构烷酸为主要化学成分,C14~C30都有分布,其中C16,C18,C24,C28构成了含量上优势化合物,C16为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树脂结合酸中C14~C30正构烷酸其含量占绝对优势,并按C16>C18>C20>C22>C24>C26>C28顺序递减.树脂醇由C15~C30正构烷醇(C24,C26为该系列重要化合物)、C18,C23,C25,C27,C29-甲基酮,以及羽扇-3-酮、桦木-3-酮、24-甲基-5β(H)-胆甾烷-3β-醇、24-乙基胆甾-5、22-二烯-3β-醇、24-乙基-5α(H)-胆甾烷-3β-醇、23,24-二甲基胆甾-5-烯-3β-醇、C29-5β(H)、3β(OH)-甾醇等组成.稠环芳烃、松香酸、去氢松香等环状化合物含量很低或不存在,是昭通褐煤蜡与国内其它褐煤蜡组成的重大差别.  相似文献   
25.
微污染源水的处理组合工艺对水致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W市水源水和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TOC,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及有机浓集物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含有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大大降低了TOC及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而其它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呈阳性。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表明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含量很低,源水及处理出水中一些非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如酚  相似文献   
26.
用GC-MS、HPLC研究我国湖盆沉积环境中的卟啉化合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环境各有其特征性卟啉化合物,用卟啉化合物及其指标评价古代湖相沉积环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关于当前石油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有机地球化学和沉积岩成岩作用的深入研究,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有意义的是石油成因理论的这种深刻变化已为石油地质勘探带来新的设想和帮助。下面仅作一扼要评述,并就当前石油有机地化工作提出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8.
煤成烃的成因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据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对煤中壳质组、微壳质体的定量观测和煤与煤岩组分的13^C NMR分析测定,以及煤岩显微组分的热演化生烃模拟实验结果,讨论了煤的富氢组分与煤的大分子结构中甲基、α亚甲基,次甲基含量对煤成液态烃和气态烃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针对低演化烟煤阶段煤成气与油的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多数含煤盆地是以富含镜质组和惰质组的腐殖煤为主,因此决定了含煤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主要是煤成天然气。只有少数含煤盆地的含煤岩系中,广泛存在壳质组和微壳质组含量较高的煤分层,才具有煤成油的实际勘探前景,如吐哈盆地等。图3表4参22  相似文献   
29.
以ZnSO4·7H2O、NiSO4·6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通过球磨固相反应首先合成出前驱物NiC2O4.2H2O-ZnC2O4·2H2O。进而将该前驱物加热分解制得p-n结型NiO-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平均晶粒大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0~800℃热处理温度内,产物NiO-ZnO由立方相NiO和六角相ZnO组成;500℃煅烧2 h的NiO-ZnO样品中NiO和ZnO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31.7 nm和17.6 nm。以Cr6+溶液和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NiO-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n结型NiO-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对Cr6+的光催化还原活性高于商业P-25 TiO2和纯ZnO,但对甲基橙氧化活性却稍低于商业P-25 TiO2。  相似文献   
30.
以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作为新兴有机污染物的代表,研究了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水中多环麝香的主要去除途径及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超过50%的HHCB和25%的AHTN因吸附在颗粒相上而转移到污泥中,这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多环麝香的重要途径。污水经曝气沉砂池、初沉池、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和二沉池等一系列流程处理后,对HHCB和AHTN的总去除率均可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