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侵犯上腔静脉的胸部肿瘤手术中手术策略的选择对上腔静脉阻断期间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31例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合并(阻断组,n=19)及未合并(旁路组,n=12)上腔静脉阻塞患者上腔静脉重建术中,直接阻断上腔静脉(阻断组)或旁路分流(旁路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脑氧代谢及乳酸改变的情况。结果阻断组患者术前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明显高于旁路组,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低于旁路组(均P<0.05)。血管重建后阻断组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明显下降,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均P<0.05);旁路组上腔静脉压力、脑氧摄取率、颈内静脉乳酸水平、颈静动脉乳酸差值以及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合并上腔静脉阻塞患者在上腔静脉重建过程中直接阻断上腔静脉进行肿瘤切除、腔静脉重建是安全的,未合并上腔静脉阻塞者进行上腔静脉至心房的旁路分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 总结我院2年期间通过内科药物和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6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结果: 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的患者6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4例是由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为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腔内治疗患者均存活,药物治疗组中死亡2例,均为出现急性主动脉夹层引起死亡。结论: 腔内修复治疗对于Standford B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安全可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3.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2008年12月30日因胸憋、气短、进食哽咽1个月入院.入院时查体:端坐呼吸,颜面部及双上肢水肿明显,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部64排CT显示:上纵隔占位,肿物包裹上腔静脉,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食管、气管受压.超声引导下活组织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CgA(嗜铬素A)、SYN(突触素)阳性,患者于2009年1月17日接受CT引导下粒子植入,共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53颗,术后给予CE方案化疗,共化疗4个疗程.患者术后1个月胸憋、气短、进食哽噎感、颜面水肿症状基本缓解,分别于术后1、6、20个月复查胸部CT,肿瘤逐渐缩小,目前恢复良好;临床无复发、转移表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18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纵隔肿瘤患者,接受包括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18例患者中肿瘤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2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3.3%(15/18)。随访18例,随访时间12~30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88.9%(16/18)。结论:125I粒子穿刺植入治疗纵隔恶性肿瘤安全、可行,配合手术和(或)药物化疗,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CE方案治疗晚期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1例晚期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在CT引导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术后给予CE方案化疗.结果 术后1个月症状缓解,术后1、6、20个月复查胸部CT,肿瘤明显缩小,无复发和发生转移.结论 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同步联合CE方案化疗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1病历摘要 1.1病例1患者女性,50岁,主诉胸闷、胸痛2年,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发现左腋下单发肿大淋巴结,予以摘除活检,病理结果显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确诊。胸部64排CT扫描示:右肺中叶、左肺下叶多发结节,纵隔内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双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27.
<正>类癌是由胚胎时期原肠系统的原始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分为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典型类癌占70%~75%,不典型类癌占25%~30%。其中不典型类癌具有浸润性生长以及淋巴结与血行转移等特点,且缺乏特异性症状,即使术前行痰细胞学、细针穿刺活检以及支气管镜下活检也不易诊断。作者对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2010年1月收治的1例不典型类癌患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病例 男,20岁。胸骨肿物2月。查体:胸骨柄  相似文献   
29.
经冠状动脉内注射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经冠状动脉内移植可以使移植细胞均匀的分布在移植血管相关心肌组织内,同时避免了心肌内注射引起的心肌损伤,是目前很多临床试验采用的移植途径.然而部分学者指出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观察经介入途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心肌梗死猪冠状动脉内的可行性及安伞性.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中华小型猪由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基地提供,雌性,6个月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骨髓单个核细胞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荧光细胞膜标记物CM-DiI进行双重标记.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下1/3处90 min后开放制作猪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导管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心肌梗死模型动物的冠状动脉内,观察心电图及肌钙蛋白I在细胞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变化,应用心脏磁共振在体示踪移植细胞在心脏内的分布,评价心脏形态和功能在细胞移植前后的变化,病理检查分析移植细胞在心肌组织内的分布以及体内非靶器官的再分布情况及组织形态改变.结果:①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当时及24h后,心电图未见ST-T明显改变,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升高.细胞移植后当时及24 h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未见明显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未见降低.移植后2周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②细胞移植前、移植后24 h、移植后2 d,反映心肌损伤的肌钙蛋白I均未出现明显升高,细胞移植过程中心电图未出现明显的变化.③病理检查发现移植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均匀分布,2周后可见移植细胞在梗死区域存活,移植细胞存在向肺、肝、肾等非靶器官的再分布,移植细胞对非靶器官的组织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实验证明经冠状动脉内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均匀的分布到相关心肌组织内,不会造成梗死心肌组织的功能损伤,并可以明显改善梗死心肌功能,对非靶器官组织形态无明显影响,经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规律,进一步阐明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减退的机制,为心肌缺血损伤的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7只中国小型猪,体重为20 kg,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及对照组(15只).结扎LAD,建立标准化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LAD结扎前、手术当天及术后5周后分别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取出心脏标本,将左心室分成17段,进行分段病理观察.结果 死亡率:实验组为16.7%(2/12),对照组为33.3%(5/15).实验组及对照组心肌梗死体积变异[(484.22±225.88)mm3比(2986.34±1937.13 )mm3,P=0.0043]、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及dp/dt maximum的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p/dt:Max( 1546.67±477.89 )mm Hg/s比(973.77±208.12)mm Hg/s,P=0.004922;左心室内压:SBP(75.56±12.59)mm Hg比(59.03±6.93)mm Hg,P=0.000753,DBP(6.56±3.14)mm Hg比(4.22±1.41)mm Hg,P=0.03113.LAD结扎前与结扎后5周比较,差异显著.磁共振结果显示,LAD结扎前后,心脏收缩末期梗死区周围室间隔最大厚度[(5.32±1.10)mm比(7.5±0.78)mm,P=0.001]及心室侧壁心肌最大厚度[(5.57±1.05)mm比(7.93±1.62)mm,P=0.001]差异显著.LAD结扎5周后,对左心室17段心肌的病理观察表明,全部17段心肌内均存在大小不等的梗死灶.结论 局部心肌梗死可引发左心室全部17段心肌内出现梗死灶;非缺血性梗死的多米诺效应及第二左心室的形成、扩大与消失,是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