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8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农业科学   948篇
艺术   16篇
地球科学   2845篇
生物科学   489篇
文化教育   283篇
经济   160篇
环境安全   160篇
自然科学   610篇
社会科学   494篇
历史地理   75篇
工业技术   464篇
语言文字   5篇
文学   8篇
数理化   29篇
医药卫生   379篇
军事   2篇
哲学宗教   7篇
政治法律   71篇
交通运输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Beginning in the 1980s, and continuing for over three decades since, a particular generation of Tibetans from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region known as Amdo, and particularly from the northern parts of China’s Qinghai province, has proven extremely productive. Why has this generation, born primarily between 1959 and 1967, been so incredibly successfu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dible success of this generation. This ranges from the policies and circumstances that affected their births, and the state of the cultural field at the time they reached adulthood. Personal experience narratives, autobiographies, and scholarly studies then reveal how this generation was able to access the intellectual field. Finally, I briefly discuss how the Amdo Tibetan intellectual field compares with other Tibetan and ethnic experienc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相似文献   
22.
格桑卓玛 《民族学刊》2019,10(2):1-18, 96-100
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人口增长,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日臻优化,劳动力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机制从无到有,并逐渐完善,城镇失业率保持低位。大学生就业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和多种渠道并行的就业引导,实现了高比率的大学生就业。通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优化进城务工环境等措施有效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西藏就业60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西藏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承载着西藏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23.
西藏自然环境良好,具有发展绿色农业良好的基础,但土壤盐渍化限制了西藏土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解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本文根据文献数据库和相关资料回顾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盐渍化成因,结合我国研究热点提出了西藏土壤盐渍化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拉萨市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以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生后24~48 h的健康新生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保科1~6岁和拉萨市5所幼儿园3~6岁的健康藏族儿童为调查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藏族常驻居民且无先天畸形。依据年龄分为新生儿、1、2、3、4、5和6岁组。估计每个年龄组男女至少各需300名。统一配置测量工具,参考《儿童保健学》提供的方法直接测量体重、身高(长)、头围(顶臀长)、坐高、胸围、上臂围和皮脂厚度7项体格发育指标,并间接计算BMI。对纳入分析的体格发育指标数据剔除极值数据。应用LMS软件构建不同性别年龄组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曲线图。按照2005年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推荐的标准和2006年WHO推荐标准,采用标准统计量检定法(Z值法),分别计算各个体格发育指标的Z值。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4 330名0~6岁藏族儿童30 310个体格发育指标数据进入分析,其中男童2 114名,女童2 216名。删除对模型干扰的极值数据84(0.28%)个。LMS法构建的百分位数曲线光滑,表明每组样本量基本满足拟合曲线要求。建立了拉萨市0~6岁藏族男、女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的x珋±s及百分位数(P3~P97)。各年龄组男童有18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女童,女童有6个体格发育指标显著大于男童,总体上藏族男童的体格发育指标高于藏族女童。拉萨市藏族儿童的8个体格发育指标总体上落后于2006年WHO推荐标准,更落后于中国九城市城区儿童的体格发育水平。随年龄增长,藏族2~5岁儿童的BMI值逐渐走低。结论建立的0~6岁藏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x珋±s及百分位数将为藏族儿童临床科研实际应用和不同民族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之间的比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唐鸣放  王东  冯雅 《暖通空调》2006,36(11):8-10
针对现行供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应用于西藏地区存在有供暖能耗指标却没有完整的能耗计算基本参数,即没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朝向修正系数的问题,以拉萨典型气象年气候参数为依据,采用反应系数法对围护结构各部分供暖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得到了围护结构各朝向修正系数,对南窗传热系数提出了变系数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6.
藏区中心城市的演变及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南诸城与拉萨、日喀则、江孜为对象,分析藏区历史上中心城市演变的过程及规律;从藏区自然条件、统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等方面剖析藏区中心城市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揭示出藏区中心城市以宗山和寺庙为中心发展的特征;结合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针对历史格局的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27.
彭应刚 《林区教学》2021,(4):121-124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关系到学前教育的质量。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认为“跟岗实践”是最有效的“培训形式”、实践性知识是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急需将“与家长沟通”技能纳入培训范围,转岗教师急需通过系统培训转变角色职能,同时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与线下培训形成混合培训模式。要转变培训形式,增加“跟岗学习”时长;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培训,让培训“更接地气”;强化沟通技能的学习,让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产生默契;为转岗教师量身打造培训方案,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交互式在线学习平台的搭建,线上线下共同带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8.
针对西藏自治区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特点,提出通过差异化援助为城镇发展动力,通过可持续"造血型"项目援助,促进阿里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狮泉河镇的城镇拓展,并根据狮泉河镇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大力推进大生态小城镇建设,建立阿里标准。并以此指导城镇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9.
当地人关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知识对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影响重大。规划内容与当地知识体系能否兼容,决定了规划方案的成败。在西藏山南地区的小康示范村(县)规划中,通过访问、画图、野外调查和阅读地方志充分挖掘了当地知识;选用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矩阵(SWOT)评估当地知识,筛选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的知识,将其融入规划方案。结果表明:①农牧区的当地知识具有感性强、双重性、传统性和发展滞后等特点,知识构成能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②当地知识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人居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积极的作用;③以当地知识为基础的乡村发展规划,经过规划人员、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交流后,获得了农牧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30.
蔡晓布 《资源科学》1996,18(4):49-53
本文介绍、评价了西藏农用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化肥、农药起步工业等合理开发构想。文中所提“农用矿产资源”是以化肥、农药工业所需主要原料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