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81.
为评价男女冠心病患者听神经和脑千听传导路的损害,检测了42例男性和3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男性冠心病组v波潜伏期及Ⅰ~v、Ⅲ~v波峰间期明显延迟;女性冠心病组1、Ⅲ、v波潜伏期明显延迟,但各波峰间期正常。在男、女冠心病组,1波异常率分别为54.8%、42.1%;波峰间期异常率分8tI为11.9%、17.8%。提示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的听神经和听传导路损害。  相似文献   
182.
吡喹酮对囊尾蚴形态学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吡喹酮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观察了此药物对多种绦虫及吸虫体外作用后的超微结构改变。临床和动物实验观察已证实,该药对猪囊尾蚴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尚未见到药物对囊尾蚴体外作用后形态学改变的报道,本文报告了吡喹酮所引起的囊尾蚴大体形态、组织学及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并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3.
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蒜为百合科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大蒜素(二烯丙三硫化合物)是其有效成分,现已能人工合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大蒜素除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外,还具有降血脂、扩张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溶栓、降低血压、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临床应用也日趋广泛。现将近年来大蒜素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4.
世界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人数亦逐年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检索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研究,主要探讨其病因病机及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发挥中医药优势,为活血通络法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5.
宋民  徐安琪  刘阳  刘德山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22,39(10):1249-1254
目前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而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若不早期干预,将会进展为糖尿病,甚至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先驱阶段,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对病情及时的控制,可以使血糖调节能力恢复正常。王新陆教授结合现代疾病特点提出的血浊理论为诠释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糖尿病前期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血浊。血浊既是该病的病理产物,也是该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治疗,采用健脾化浊法作基本治疗原则,同时针对病因、生化指标等方面,要审因论治,善用援药化浊。上述理论的提出,为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前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6.
大蒜素治疗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蒜素治疗冠心病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冠心病HHcy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血栓通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IMT。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Hcy水平明显降低,IMT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大蒜素是治疗冠心病HHcy的有效药物,其效果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Hcy浓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87.
中医学认为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忍受的苦楚叫痛,痛中带有一些酸感叫疼.脏腑气血精神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衡或破坏,产生难于忍受的苦楚,即疼痛,我们把这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为"痛症".临床上痛证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附痛、陷痛、游走性疼痛、固定性疼痛等;痛证的病因病机也多种多样,既有气滞、寒邪、痰浊、食积、湿邪等实证,也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8.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不同证型与血清同型丰胱氨酸(Hcv)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将58名T2DM患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种本证组及兼痰湿型、兼血瘀型、兼痰湿血瘀型3种兼证组,并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ey浓度。结果:T2DM组血清Hey浓度(13.70±5.96)umol/L高于NC纽(9.31±3.61)umol/L,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DM各证型组血清Hcy的比较显示.随着证型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患者的Hey逐渐升高,阴阳两虚型组与气阴两虚型组、阴虚热盛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兼证各组中.Hcy浓度由高到低次序为:兼痰湿血瘀型组〉兼血瘀型组〉兼痰湿型组〉无兼证型组〉NC组.有兼证型组与无兼证型组、N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三兼证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存在高Hcy血症.Hcy浓度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9.
血浊理论作为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失去清纯状态,转变为混乱、浊化、失序的病理现象。血浊作为病理产物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诸多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内皮细胞是血浆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特殊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完成血浆与组织液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维持血管张力等功能。糖尿病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这与血浊的特性高度契合。血浊既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致病因素,内皮细胞持续损伤亦是血浊继而为病的病理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血浊理论的源流,强调了血浊的中医学属性特点;然后,介绍了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密切联系,并认为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核心病机。最后,基于血浊理论,结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归纳出该病阴虚燥热、血浊内生、络脉瘀痹的病机演变特点,并提出以养阴护脉、清化血浊、通瘀畅络为治法,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1级低血糖、2级低血糖)和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58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MCI组(n=83)和T2DM组(n=75),记录TIR、TBR(1级低血糖、2级低血糖)、TAR。Spearman相关分析MoCA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CI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T2DM组比较,MCI组TBR、TAR升高(P<0.01),TIR降低(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TIR呈正相关(P<0.01),与DM病程、HbA1c、TBR、TAR呈负相关(P<0.05),其中2级低血糖相关性强于1级低血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IR、TBR、TAR、2级低血糖是MCI的影响因素。结论 Hb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