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248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21.
温病伏邪学说的立废,一直就是各朝各代医者争论的焦点。持新感学说医家坚决否定伏邪学说的存在,然而各朝各代医家医籍的涉及,以及根据伏邪学说指导临床取得显著成效的客观事实,说明伏邪学说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2.
金银花是忍冬科半常绿缠绕性灌木忍冬的花蕾,性寒,味甘,具清热解毒的功效,属清热解毒类药物。传统上多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咽喉肿痛、疮痈肿毒,以及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等症。如《本草正义》指出:"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  相似文献   
123.
124.
蒋示吉与吴有性同为明末清初的医家,<伤寒翼>约成书于1671年前后,为瘟疫专著.该书受吴又可<温疫论>的影响,主要阐述治疗温病的理法方药,对瘟疫下法的运用颇有心得.蒋氏最早在明确瘟疫不同于伤寒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把六经辨证用于瘟疫辨治,提出"瘟疫专责阳明".由于此书在国内失传,在国内的现代温病学研究或伤寒学研究中,均很少见到关于此书的研究工作.此书现已复制回国,应引起温病理论研究者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5.
温病神昏是指温病中出现嗜睡、神识模糊、时昏时睡及昏迷不省人事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丧失意识,发病急,变化快,证情凶险,最易恶化而致死亡,是温病中的一种危重证候[1].  相似文献   
126.
中医在诊治传染病时,曾经先后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热病、伤寒、瘟疫、温病等不同的学派,互相争鸣,至今未能统一,中医学院的教材仍然把伤寒与温病说成是互相对立的两大学派,伤寒与温病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类疾病.邓铁涛教授(邓老)指出,伤寒与温病都是针对传染病的中医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应是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热病.  相似文献   
127.
辨证体系论     
从科学的体系概念出发,论述中医伤寒、温病经典辨证的体系特征。为构建杂病体系辨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8.
温病学说源于内经,发展于金元,日趋完善于明清。近代医家叶天士、吴鞠通各有创建,可谓温病之大师。温病内容浩瀚,病发多见,类型繁多,有风温、温热、瘟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除此尚有春温、伏温、寒湿、湿疟、湿痢、暑风、暑厥、大头瘟、蛤蚂瘟等,概括起来不下20余种,温病名称繁多而杂,对辨证和治疗均有不利。从临床实际出发,为执简驭繁,温病可以概括为温热和湿热两类,其中近而分为风温、春温、暑温、湿温4种,对辨证施治均简单明了,凡属四时温病,均可包函其中。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想,在西药常规治疗无效的,天行赤眼外障眼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天行赤眼的特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病在卫分,辛凉疏散,宣肺泄热,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卫气同病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病在气分,清热解毒,攻下泄热,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气营(血)同病,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热退津伤,邪热留恋,清热生津祛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结果]辨证正确,效若桴鼓。[结论]祖国医学的温病理论,只要辨证得法,同样可以灵活施用于外障眼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0.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