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交通运输   1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浙江平湖海盐塘桥为一座主桥跨径为(30+72+30)m的自锚式悬索桥 ,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主缆锚固在主梁端和主梁的跨中,主缆外包钢管混凝土索套,塔梁固结,设计构思独特。以该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这类桥梁设计构思,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其受力特性,并对这种桥型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2.
笔者研究了非线性因素对超大跨度斜拉桥使用阶段内力的影响,分析中同时考虑了拉索垂度效应、P-Δ效应和大位移效应的影响.以一座主跨超千米的斜拉桥为例,给出了各控制截面内力的非线性影响系数,并提出了减小超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3.
双塔斜拉桥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双塔斜拉桥的一阶竖弯频率和一阶扭转频率的近似计算公式.与传统方法或规范公式相比,推荐的近似计算公式精度更高,并且能适用于大跨度、超大跨度斜拉桥,从而为这类斜拉桥的初步设计、方案比选、校核有限元结果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熊文  肖汝诚 《公路工程》2009,34(4):25-29,36
在现代桥梁设计过程中,变截面厚钢板的使用会使厚钢板厚度方向的Z向拉应力σz增大,甚至造成撕裂破坏,这部分拉应力是由变截面钢板结构形式本身引起的,容易被设计者忽视.就变截面厚钢板承受轴力和弯矩作用下,其连接对象(钢板厚度之比不同)和连接形式(变截面过渡段斜率不同)两个方面对厚钢板的Z拉应力σz进行研究,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并运用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相应的解析解公式.确定Z向拉应力与厚钢板设计参数(厚度以及变截面过渡段斜率)的关系,对该类厚钢板的设计起到概念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群桩基础采用等代双柱模型以考虑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模拟方法,给出了等代双柱的参数换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下部结构整体刚度和桥墩转动刚度变化对上承式梁拱组合桥静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下部结构整体刚度对梁拱结合段主梁弯矩影响较大、对主梁轴力影响较小、对成桥水平推力和年温差水平推力影响较大。桥墩群桩转动刚度对成桥内力几乎没有影响、对成桥推力和年温差水平推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6.
117.
单承重面桥梁结构横向稳定的实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8.
千米级斜拉桥空间非线性两阶段索力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问题,提出了斜拉桥两阶段索力优化的方法,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某千米级斜拉桥在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合理索力。首先将斜拉桥成桥后的线形和梁塔的最小弯曲应变能设为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处理,求出各施工阶段的斜拉索索力和主梁的预转折角,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钢箱梁的悬臂拼装过程;成桥后,将斜拉桥梁塔的最大和最小弯矩设为目标函数,求出斜拉索索力的合理调整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9.
桩基沉降控制方法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佳佳  庄冬利  肖汝诚 《上海公路》2015,(1):34-37,42,11
桥梁桩基除了承载力要求之外,对沉降变形还有诸多限制。随着交通量不断增长,拓宽工程也越来越多,桩基沉降变形的控制标准趋于严格。相比传统设计方法,将沉降变形作为桩基设计控制要素的桩基沉降控制方法更加适用。实例比较了多个桩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能,并进行了桩基参数对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参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