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介绍了煤粉锅炉直吹式负压制粉系统磨煤机漏粉的现状。汇总了漏粉给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根据漏粉的具体情况,分析了造成漏粉的原因以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备进一步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参数化密度估计算法和非参数化密度估计算法均无法高效地处理高维时间序列.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贝叶斯序列分割的高维时间序列在线分类算法.通过时间延迟嵌入将时间序列投影到重建相位空间,基于贝叶斯序列分割将时间序列分区,结合边际密度和copula变换计算每个区的密度.使用积分平方误差度量时间序列概率密度函数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时间序列的维度具有鲁棒性,能高效地估计时间序列的密度,获得满意的时间序列分类准确率,同时满足在线分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3.
大米现已成为国人的第一大主食粮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米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在储藏、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状况亦备受关注。因此做好稻米在储藏、加工、市场流通等环节的品质检测及品质变化的预测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无损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电子鼻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扫描电镜技术、质构分析技术等在稻米品质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在稻米品质分析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开发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小型化的稻米分析检测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及分析方法,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粮食物流过程品控追溯技术的研究,稻米物流环节的品质变化也将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4.
汶川大地震后,众多企业受灾严重。国有大型企业东方电气旗下受地震影响最严重的子公司东方汽轮机厂(下称东汽)更是损失惨重。与东汽历史渊源较深的北京机电院,则在灾后积极投入到援建东汽复产的活动中,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5.
Fe—Cu—Nb—V—Si—B纳米晶合金硫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530-620℃)退火后的Fe72.7Cu1Nb2V1.8Si13.5B9钠米晶初始磁导率μi与温度T的关系(μi-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a对μi-T曲线的形状有较大的影响,根据Ta可将μi-T曲线划分为三种类型,其对应的退火温度分别为(1)Ta=530-550℃,(2)Ta=560-590℃,(3)Ta≥600℃,分析了这三种类型的μi-T曲线对应的合金相结构,讨论了  相似文献   
116.
孔隙率是影响粮堆内热湿传递的关键参数,为探究粮仓中散装粮堆孔隙率的分布规律,通过开展粮食压缩实验来获取不同的粮食种类在不同水分含量和竖向压力条件下的孔隙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灰狼算法优化BP(GWO-BP)神经网络的粮食单元体孔隙率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的孔隙率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利用粮食单元箱实验对该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WO-BP神经网络模型的孔隙率预测性能最佳,该模型的评价指标R2为0.960 5、RMSE为0.013 7及MAE为0.0131,均在允许的范围内。本研究为粮食孔隙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神经网络预测的方法,为深入开展粮堆多场耦合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安全储粮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7.
本实验基于多孔介质热湿传递原理和粮粒吸湿/解吸湿理论,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方程,采用数值预测的方法,研究了吨粮通风量不变、粮堆初始温度与通风空气温度差8℃情况下,粮堆初始平衡湿度与通风空气湿度差分别为-5%、0%和5%时,粮堆内部温度和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了通风湿度对稻谷横向保水降温通风过程中粮堆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分析了一定初始粮温和水分时通风空气温湿度对降温保水的效果,得到了稻谷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最佳湿度。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完善横向降温保水通风工艺,同时也为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获得粳稻热风-微波耦合最优干燥工艺,实验选取微波功率密度、微波时间和热风温度三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确定优化区间。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设计和隶属度综合分析法得出粳稻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密度1.2 w/g、微波加热时间1.5 min、热风温度50℃为最优干燥工艺。此时粳稻爆腰增率为3.33%、整精米率为77.4%、脂肪酸值为18.68 mg/100 g、发芽率为55.5%、平均干燥速率为8%/h,综合评分为0.851。耦合干燥与低温热风干燥相比,粳稻干燥后品质相差不大,但干燥速率明显加快,是低温热风干燥的1.8倍。  相似文献   
119.
目前协调稻谷干燥速率与干燥后品质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稻谷干燥形成裂纹和爆腰机理是解决稻谷干燥后品质下降的关键。玻璃化转变理论可阐明稻谷在干燥和缓苏阶段形成裂纹和爆腰的机理,为优化稻谷干燥参数提供理论依据,为稻谷变温干燥奠定理论基础。文章总结了玻璃化转变理论在稻谷干燥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阐述了影响稻谷玻璃化转变的主要因素,为优化稻谷变温干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0.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收储安全至关重要。为避免稻谷发热霉变造成粮食损失,新收获的高水分稻谷需干燥至安全水分才能长期储存。传统的热风干燥是目前粮食干燥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存在能源损耗高、效率低及干燥后稻谷品质变差等缺点。微波干燥是一项高效、环保的新型干燥技术,目前已在果蔬等农产品中有较多研究,但是在稻谷这一热敏性粮食上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文章简要介绍了微波干燥稻谷的工艺,从稻谷干燥动力学、稻谷品质、外观、结构及有害生物方面重点归纳了微波干燥对稻谷的影响,并对微波干燥技术在稻谷中的研究进行分析及展望,以期为我国稻谷的保质干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