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脓毒症模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脂多糖组(L)、脂多糖+地塞米松组(LD)、LPS+异丙酚组(LP组)、LPS+异丙酚+地塞米松组(LPD组)。各组大鼠于造模后麻醉处死,取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L组TNF-α、IL-1β和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10则明显降低(P均〈0.05);LD组、LP组、LDP组同L组比较,其结果显示TNF-α、IL-1β和IL-6均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5;P〈0.05;P〈0.05);LDP组同LP组、LD组比较,LDP组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明显下降,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 LPS可迅速引起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抑制IL-10的表达;地塞米松、丙泊酚干预后,TNF-α、IL-1β和IL-6的量明显减少,IL-10明显升高,且两药联用干预效果更明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某热电厂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职业危害状况。[方法]按照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各测试项目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粉尘合格率为91.67%.噪声合格率为82.35%,其他项目合格率均为100%。[结论]综合卫生评价为合格,但在个别作业岗位应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3.
杨国仁  郭秀琼  汪辉德  张卫  马梅  邬瑞刚  钟庆 《四川医学》2010,31(10):1465-1467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常规喉罩置入法喉罩理想解剖位置的到位情况。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分别对40例使用喉罩全麻的小儿和40例成年患者验证喉罩置入位置的情况,在FOB直视下对位置欠佳原因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位置分级小儿组明显低于成人组(P〈0.05)。小儿组喉罩位置不理想(位置分级≥2级)原因主要为会厌明显遮挡喉罩开口和置入过深;而成人组主要为喉罩置入深度不足。结论小儿喉罩的实际解剖到位率较成人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光棒辅助普通喉罩置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判断其定位效果。方法选择行喉罩通气全麻成年患者200例。手术类型为仰卧位下骨科四肢择期手术。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常规徒手置入喉罩,B组光棒辅助喉罩置入,每组100例。操作成功后通过纤支镜对喉罩置入位置进行评估分级。观察项目:(1)患者人口学资料,测量张口度、甲颏间距,并评定Mallampati分级。(2)喉罩置入指标:一次成功率,置入时间以及尝试置入次数。(3)观察喉罩置入操作短期有关并发症。(4)通过FOB评定喉罩置入位置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一次成功率,置入时间以及尝试置入次数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指标判断喉罩插入位置正确时,用FOB检查位置分级1级A组为70%,B组为93%(P0.05)。结论尽管光棒辅助喉罩置入不能提高一次成功率等置入指标,但是可以显著提高喉罩置入的优良到位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重大手术出血量较大患者实施急性等容血稀释自体血回输(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ANH+ABT)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40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自体血回输的重大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根据公式计算放血量,经中心静脉或动脉采集自体血,同时静脉输近似等量液体,维持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基本稳定。采集的自体血于6小时内回输患者。于采血前(T0)、采血稀释后30分钟(T1)、回输自体血前(T2)、回输自体血后30分钟(T3)监测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ANH+ABT实施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基本维持稳定,平均采血量(804.6±312.3)ml,平均出血量(1045.3±424.5)ml。术后短期随访未见ANH+ABT相关并发症。以T0为基础值,Hct在T1、T2显著下降(P0.05),PT、APTT在T1、T2较T0的绝对值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在T1、T2、T3各时点均较T0明显下降(P0.05)。结论 ANH+ABT技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血液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我们对四环素胸膜粘连术的适应症、疗效和副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16例的治疗观察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科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24~72岁;其中血性胸水4例,慢性脓胸4例,慢性复发性气胸5例,慢性交通性液气胸3例,左右侧各8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摄X线胸片,疑为肺癌者加摄侧位片和断层片,术中反复X线胸透或摄片,术后均留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髂筋膜间隙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股神经阻滞组(FB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FICB组)。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行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①阻滞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30 min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的感觉神经阻滞;②同上各时点股神经行运动神经阻滞评估;③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④术后48 h随访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股外侧皮神经的感觉阻滞率,FB组在各时点绝对值均低于FIC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闭孔神经的感觉阻滞率在阻滞操作完成后各时点皆明显高于FIC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股神经的感觉阻滞在各时点两组间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股神经运动阻滞方面,除5 min时间点外,FB组均明显高于FICB组(P<0.05)。两组患者48 h对术后疼痛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都可以较好地阻滞股神经,但是前者不能有效阻滞股外侧皮神经,后者很少阻滞闭孔神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麻醉对幼鼠发育中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幼年大鼠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每组20只,均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 ml,维持麻醉6 h。麻醉结束后各组幼鼠随机分为相同数量的A、B两部分,每部分10只。A部分于麻醉结束后取出幼鼠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蛋白质Bcl-2/Bax表达的分析;B部分于麻醉结束后3周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 K组凋亡率较NS组明显增加(P<0.05);P+K组凋亡率较P组明显上升(P<0.05),但与K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P+K组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低于P组,但明显高于K组(P<0.0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K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差于NS组(P<0.05);P组及P+K组学习记忆功能优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可明显减轻氯胺酮所致的幼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和大鼠远期认知功能的损害,异丙酚上调Bcl-2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瑞刚  钟庆 《重庆医学》2008,37(13):1485-1486
目的评估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应及安全性。方法8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氯普鲁卡因组(3%盐酸氯普卡因,n=40)和碳酸利多卡因组(碳酸利多卡因,n=40)。均硬膜外试验量4mL 5min后,一次性注入12mL(含肾上腺素1∶20万)。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起效、痛觉消失、运动阻滞、痛觉恢复时间基本相同,运动恢复时间盐酸氯普鲁卡因组优于碳酸利多卡因组(P<0.05);盐酸氯普鲁卡因的寒战、耳鸣显著少于碳酸利多卡因(P<0.01);盐酸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结论3%盐酸氯普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疼痛消失、运动阻滞、疼痛恢复无显著差别,运动恢复时间比碳酸利多卡因早,盐酸氯普鲁卡因安全范围大,不良反应小,较碳酸利多卡因安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37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血浆置换或/和血液(浆)灌流共进行50次治疗,观察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人工肝支持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显效率为80.00%.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P<0.01),PTA上升(P<0.01),白蛋白、血红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术中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主要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畏寒、发热、血压下降.术后好转出院26例(70.27%),自动出院7例(18.92%),死亡4例(10.81%).结论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