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业科学   13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经过4年连续观察认为,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在豫西山区可发生1~2代,其中大部分个体完成一代发育,少部分个体完成2代发育.完成一代者其一代成虫受高温、短光照等因素影响不能产卵,直接进入越冬状态.个体发育生物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共有4龄,其取食量以第3、4龄最大,二者取食占幼虫取食量的92.43%.个体发育各阶段各有其特点和时间特征.  相似文献   
102.
甜菜夜蛾生活史和习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甜菜夜蛾 (Laphygm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夜盗蛾 ,属鳞翅目 ,夜蛾科 ,是一种杂食性世界害虫。 1 997、1 998年我县甜菜夜蛾主要在蔬菜上发生危害 ,重发生的 1 999年除在蔬菜上暴发外 ,在花生、玉米、棉花、豆类等多种作物上也造成了危害。该虫不仅寄主范围广、危害时间长 ,而且世代重叠严重 ,抗药性强 ,防治十分困难。为了准确的预测预报 ,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治 ,1 999~ 2 0 0 0年我们对甜菜夜蛾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越冬基数及其存活观察1 1月上旬至 1 1月底 ,分不…  相似文献   
103.
 1998年在云南陆良县首次发现小长蝽[(Nysius ercae(schilling)]危害桑树,有的桑园暴发成灾。经1998~2000年调查研究,小长蝽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桑园内外杂草丛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若虫大量发生时期,此时正值桑树发芽抽条,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桑芽养份和水份,造成桑芽生长不良,不易展叶,以致枯萎脱落。小长蝽发生危害与气候条件、耕作栽培水平有关清洁田园,冬季提早翻耕桑园,翻耕前喷洒化学农药、深施腐施厩肥,桑芽萌发期(4月上旬)喷药防治等综合措施,能有效的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4.
<正> 苦瓜瓜绢螟又称瓜螟、瓜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苦瓜重要害虫。除危害苦瓜外,还危害丝瓜、黄瓜、节瓜等多种瓜类。 1.生活史和习性 瓜绢螟1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寄生枯卷叶中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寄主叶丛中或其他隐蔽处,夜间活动,趋光性弱。雌成虫交配后即可产卵,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初孵幼虫多危害嫩叶,咬食叶肉,被害部呈灰白色斑  相似文献   
105.
粘虫是十大害虫之一,甘肃临夏、平凉、临洮、甘谷、武都、靖远、永宁、吴忠、徽县、兰州等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玉米、糜谷、高粱、豆类、马铃薯、杂草、食性很杂,为了摸清生活史、习性以及消长规律,给今后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可靠资料,1956年进行了生活史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结  相似文献   
106.
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分干涉显微镜(NIC)对贝氏隐孢子虫(C. Baileyi)在鸡胚CAM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整个发育周期为96小时,全部发育过程包括:脱囊 — 裂殖生殖 — 配子生殖 — 孢子生殖,共4个阶段。裂殖生殖共产生3代裂殖体,在第Ⅰ、Ⅲ代裂殖体中分别含有8个裂殖子,在第Ⅱ代裂殖体中含有4个裂殖子。孢子化过程在CAM内胚层上皮细胞表面的带虫空泡内完成,并产生薄壁型和厚壁型两种卵囊。首次提出虫体具有群体寄生现象和同步发育特征;描述了C. Baileyi的运动期虫体离开母体和发育为滋养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应用由粪便中纯化的卵囊直接感染鸡胚成功 。并用37℃水浴脱囊,脱囊率达60%左右,表明温度对隐孢子虫的脱囊具有重要作用,无需胰酶和牛胆酸钠的参与。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 Baileyi不能经胚胎途径造成感染,在CAM上发育的C. Baileyi卵囊对雏鸡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07.
豆黄蓟马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豆黄蓟马(ThripsnigropilosusUzel)在黑龙江省密山地区每年发生5~6代,以成虫越冬。第一及最末一代世代平均历期24d。中间各世代平均历期16.7d,雌成虫平均寿命17.6d。该虫主要以成虫和1~2龄若虫为害。叶背面虫量多于叶表面虫量,豆株上部幼嫩叶片多于中下部叶片。植株各器官上的虫量以叶上最多,次为嫩荚,茎及花器上很少。雌成虫可行孤雌生殖也可行两性生殖。每年的危害高峰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防治指标定为2~3片复叶时20头/株。药剂防治以具有内吸作用的乐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8.
在水产养殖中.人们常常发现有些鱼病表面看来.发病的部位相同、症状也相似.但造成发病原因则完全不同。如果不能正确鉴别,则可能误诊,带来损失。如烂鳃,是鱼的常见病,但往往病原病因并不相同,有细菌性的、真菌性的,也在寄生性的。只有做出正确诊断.才能对病下药。  相似文献   
109.
由萧刚柔、李镇宇主编,450余人参与编写的《中国森林昆虫》(第三版)(中、英文版)日前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15年,共收录近600种昆虫,主要介绍了昆虫的名称、分类地位、危害、分布、寄主、生活史、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温度和铜绿微囊藻浓度对轮虫生活史的影响,以萼花臂尾轮虫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命表研究.[方法]在15、25、35℃和不同斜生栅藻浓度下,探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结果]温度、斜生栅藻浓度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下,铜绿微囊藻均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净生殖率(R0)、世代时间(T)和内禀增长率(rm)有显著影响(P<0.05).当斜生栅藻浓度分别为105、106 cells/mL时,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温度在15℃时,R0分别下降了9.4%、69.3%,rm分别下降了20.0%、63.6%,铜绿微囊藻在斜生栅藻浓度充足时对萼花臂尾轮虫繁殖与生长的抑制作用要大于斜生栅藻浓度紧缺时;在温度25℃时,R0分别下降了66.3%、45.6%,rm分别下降了77.8%、22.2%,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提升而减小;温度在35℃时,R0分别下降了71.8%、83.0%,rm分别下降了90.0%、70.7%,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抑制作用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提升而加大.[结论]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作用受其他可食性绿藻食物浓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食物浓度间的交互作用对萼花臂尾轮虫一些重要的生活史参数和生命表因子的影响来了解其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为以后研究野外环境中各种因子对轮虫影响中所起的作用做好数据与理论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