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生物科学   2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金钱草提取后得到的活性物质,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对N-亚硝基二甲胺(NDMA)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pH 3.4条件下观察金钱草的活性提取物对NDMA形成的抑制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不同浓度下金钱草提取物对NDMA形成的抑制率,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金钱草提取物随时间变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率。结果:金钱草提取物在浓度为0.1 mg/mL时对NDMA的抑制率就达到了63.5%,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效果也在加强,当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高达91.3%。金钱草提取物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率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到30 min时清除率达到最大,最大清除率是30.5%。结论:金钱草提取物对阻断NDMA的形成具有显著效果,对亚硝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张大治  陈曦  贺达汉 《昆虫知识》2012,49(1):229-235
本研究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荒漠景观下的磁窑堡地区,选取典型荒漠草原区(DS)、人工柠条林种植区(CCL1,CCL2)及流沙人工封育区(SDE1,SDE2,SDE3)3类生境共6块样地,于2010年4月至8月以巴氏罐诱法采集该地区拟步甲科昆虫,研究该地区拟步甲科昆虫多样性及其对生境的指示作用。结果共获得标本3406头,计12属22种,其中东鳖甲属Anatolica和小鳖甲属Microdera为优势属,波氏东鳖甲Anatolica potanini Reitter、阿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 alashanica Skopin、小丽东鳖甲Anatolica amoenula Reitter和尖尾东鳖甲Anatolic amucronata Reitter为优势种。在流沙人工封育区的SDE1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最高,SDE3样地个体数量和优势度指数最高;人工柠条林种植区的CCL1样地个体数量最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流沙人工封育区与荒漠草原区、人工柠条种植区在物种组成及生境相似性方面差异较大。利用指示值法确定不同生境的特征指示种类,结果显示波氏东鳖甲、谢氏宽漠王Mantichorula semenowiReitter、尖尾东鳖甲可作为流沙封育区特征指示种;突角漠甲Trigonocnera pseudopimelia(Reitter)、中华砚甲Cyphogenia chinensis(Faldermann)和纳氏东鳖甲AnatolicanuretiSchusteretReymond可作为荒漠草原特征指示种;蒙古漠王Platyope mongolica Faldermann、多毛宽漠甲Sternoplax setosa setosa(Bates)、克小鳖甲Microdera kraatzi(Reitter)是生境恢复的监测种;小丽东鳖甲Anatolica amoenula Reitter等种类可作为生境退化的监测种。  相似文献   
103.
陈曦  邢怡  王蒙  殷华  张大维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0):2035-203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悬钩子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无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下表皮细胞无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或深波纹。(2)表皮毛类型有单细胞直立不分支、卷曲不分支,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四种类型。(3)气孔器均分布于下表皮,且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形;气孔外拱盖单层、内缘平滑或不规则波状。研究表明,黑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对种间的划分和鉴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高新宇  关悦  陈曦  刘娟  金英兰  王京华 《生物磁学》2012,(28):5555-5557
目的:探讨6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实验室相关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3月期间68例MM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资料。结果:68例MM患者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细胞形态学检查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大于20%的占76%,骨髓瘤细胞比例小于20%的占24%,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者占78%,血清蛋白电泳中53例患者出现M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增高15例,IgA增高11例,轻链型4例,X线检查结果48例提示骨质有异常改变。结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明确诊断MM及早期治疗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利用野外调查的16个居群分布点和7个环境因子图层, 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GARP), 在地理和环境空间上模拟了第三纪孑遗植物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 (1)裸果木的潜在适生区全部集中在西北荒漠区, 其中最佳适生区主要集中在3个区域, 一是河西走廊中部和玉门以西、宁夏北部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二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三是柴达木盆地西北缘两片极小的高度适生区。裸果木的生态位被确定在一个较广的干旱环境空间: 适生区极端最高气温基本上在29.2-36.8 ℃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在-18.3至-13.4 ℃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40-200 mm; 潜在蒸发率在3-15之间。(2) MAXENT和GARP模型都较好地预测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 但GARP产生了相对较大、较连续的潜在分布区, 部分过预测了破碎化生境; 而MAXENT预测到的潜在分布区, 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适生性指数, 而且成功地排除了不合理的破碎化分布, 从而更直观地展示了裸果木的潜在分布格局和生态位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重庆开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2002年对开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初步发现有两栖类17种,其中有尾目2种。无尾目15种;爬行类23种,其中龟鳖目2种,有鳞目蜥蜴亚目8种、蛇亚目13种(含重庆市蛇类新记录1属1种)。建议加强对该县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7.
亚洲中部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干旱少雨,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研究该地区大气与地表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亚洲中部干旱区荒漠与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水汽和CO2通量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 探究了水汽和CO2通量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通过分析亚洲中部干旱区3个站点的涡度相关资料发现: 亚洲中部干旱区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在生长季(4-10月)能量、水汽通量、净CO2通量和总初级生产力的日变化呈“单峰型”, 而荒漠生态系统呼吸日变化相对稳定; 草地生态系统白天的潜热通量占净辐射通量的比例明显高于荒漠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在5-8月呈现较强的碳汇, 而荒漠生态系统表现为弱碳汇。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总初级生产力对降水、净辐射通量或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均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林冠是生物圈中物种最丰富却最鲜为人知的生境之一。它在森林与大气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林冠调查技术的限制, 林冠及生存在其中的附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塔吊在三维空间中作业具有“全方位、高精度、非破坏、可重复”的特征。林冠塔吊已成为当前林冠学研究的标志, 并为林冠附生植物研究提供了契机。国际上, 欧美国家利用塔吊技术对林冠层附生植物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文介绍了塔吊的构造、林冠塔吊建设历史和站点分布及国际林冠研究组织等概况, 并对依托塔吊开展的附生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此外, 还简要介绍了我国塔吊建设与林冠生态学发展情况。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附生植物研究现状基础上, 从附生植物多样性、附生植物空间格局与维持机制、生态适应性、与林冠动物的关系以及附生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5个方面对今后基于林冠塔吊开展附生植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地估算亚洲中部天山雪岭杉(Picea schrenkiana)生态系统碳密度与碳储量是评价新疆森林碳汇潜力、评估森林在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功能的关键, 对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在天山雪岭杉林区布设的70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 结合新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 全面估算了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和碳储量, 分析了其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天山雪岭杉不同龄组叶、枝、干和根的含碳率变化不显著, 其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49%, 而林下植被(凋落物、草本等)平均含碳率仅为42%。雪岭杉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87.98 Mg·hm-2, 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生态系统总生物量的98.93%。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为: 干>根>枝>叶, 而各龄组生物量排序为: 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幼龄林。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为544.57 Mg·hm-2, 碳储量为290.84 Tg C, 其中植被碳密度为92.57 Mg·hm-2, 植被碳储量为53.14 Tg C, 土壤碳密度为452.00 Mg·hm-2, 土壤碳储量为237.70 Tg C。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异与不同林区林带垂直宽度变化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其生态系统碳密度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和它所处的环境因子西优东劣的变异是相一致的, 即不同的环境因素组合是造成天山雪岭杉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利用遥感数据优化物候模型时样本选择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物候模型是生态系统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精度对准确地模拟陆面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遥感获取空间物候信息并与气候数据进行耦合分析是在中亚干旱区等地面物候观测数据缺乏的地区构建物候模型的重要方法。为减小混合植被像元和气候数据资料的内在误差及二者在空间尺度的不匹配对物候模型构建产生的影响, 该研究提出一种在气象站点周围选取满足规定规则集的“代表植被类型像元”作为样本点的选择方法, 以代表植被类型像元的遥感物候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为基础, 结合经典物候模型和改进物候模型, 在粒子群优化算法支持下, 分别以独立的拟合与评价样本数据, 完成了荒漠草原植被与落叶阔叶林的模型拟合与评价。研究发现中亚干旱区荒漠草原植被的最优模型为温度-降水修正模型, 落叶阔叶林的最优模型为替代模型。通过此方法模型总体精度在8-10 d左右。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气候数据和植物物候空间匹配方面有改进, 有助于提高物候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