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杨木单板为试材研究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的胶合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了改性豆基蛋白胶黏剂压制胶合板的胶合工艺。分析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涂胶量对三层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后的豆基蛋白胶黏剂,在压力为1.4MPa,温度为165℃左右,热压时间为1.4~1.6 min/mm,涂胶量为220g/m~2,压制的杨木胶合板胶合性能较佳且达到Ⅰ类胶合板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2.
热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气介质中对毛竹竹材进行热处理,探讨热处理温度(100~220℃)和时间(1~4 h)对竹材材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材色的明度L*、红绿轴色度指数a*和黄蓝轴色度指数b*均有显著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热处理竹材的总体色差△E*加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我国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于文吉 《木材工业》2011,25(1):6-8,29
总结回顾我国竹材人造板的开发历程和生产现状,介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发"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的背景及特点.指出该技术的突破点在于解决了竹青竹黄的胶合,以及竹材人造板基本组成单元的单板化等问题,竹材利用率可达90%以上,生产过程耗能低,二氧化碳排放少,符合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由废弃刨花板制备的再生刨花中已固化脲醛树脂的分布及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已固化的脲醛树脂主要分布在细刨花中,中粗刨花中极少存在,已固化的脲醛树脂仍有活性基因存在,并有助于再生刨花的再胶合及降低再生刨花板中的游离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06.
以炭化炉处理的毛竹纤维化单板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纤维化竹单板的表面性能和微力学性能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化竹单板的质量损失率增加,表面颜色加深,p H值和缓冲容量降低。热处理后纤维化竹单板的半纤维素降解,导致其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0.15%、35.94%,冷、热水抽提物和木质素相对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20.15%、27.39%和43.56%。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半纤维素发生降解,多糖质量分数降低,木质素相对质量分数增加。微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热处理后纤维细胞和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弹性模量变化不显著,薄壁细胞的硬度增加了48.84%,使材料的硬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聚焦于探究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竹材在宏观、组织和细胞等不同尺度的断裂行为,剖析外力作用下竹材断裂机制,为竹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对其施加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作用,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及导管、纤维和薄壁细胞的断裂形貌和裂纹扩展路径,结合纳米压痕仪测量纤维和薄壁细胞2类细胞壁的微观力学强度,探索竹材在顺纹劈裂和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不同尺度的断裂破坏特性。【结果】竹材在顺纹劈裂力作用下,宏观上呈顺纹劈裂破坏,断裂形貌近乎为直线状;在组织层面,维管束中纤维鞘和薄壁组织中沿顺纹劈裂,维管束中导管的细胞壁呈撕裂破坏;在细胞层面,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有少数薄壁短细胞的细胞壁被撕裂。竹材在径向横纹压缩力作用下,宏观上呈压溃破坏,在顺纹方向形成系列不规则裂纹;在组织层面,维管束受到明显破坏,纤维鞘中形成不规则裂纹,导管的细胞壁被压溃,薄壁组织呈阶梯状分层破坏;在细胞层面,与顺纹劈裂力的破坏模式相似,纤维和大部分薄壁细胞为胞间层破坏,不同的是裂纹在部分薄壁短细胞交接处会发生转向,沿径向拓展,...  相似文献   
108.
重组竹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可持续材料,近些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方位系统研究重组竹对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阐述了重组竹的工艺与性能、设计与应用、材料感性评价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材料方面,对影响重组竹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其静曲强度最高可达398.0 MPa,抗拉强度最高为199.3 MPa;在设计方面,总结了限制重组竹在建筑和家具设计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研究方向;在感性评价方面,提出将人机交互方法融于重组竹材料和应用设计中,把控视觉和触觉情感体验。最后,提出“制备—设计—评价”一体化的研究策略,建立感性评价体系,以提升重组竹材料及其应用设计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9.
从森林经营和产品碳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论述了木/竹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替代高密度化石材料的减排效应,指出应将森林碳汇动态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和替代减排效应作为整体进行集成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木/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旨在为探索木材工业领域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