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境安全   3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由于日益加剧的海洋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结果呢?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几年,赤潮现象不但发生率日趋频繁,而且其浓度益重,分布区域及时间跨度都在扩大,可以说世界各大洋都有赤潮发生。北部海域如加拿大东部海  相似文献   
12.
大亚湾日本星杆藻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997~1998年及1999和2000年春季大亚湾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日本星杆藻是大亚湾浮游植物常见优势种类,可在全年温度范围(14~32.8℃)内形成数量高峰,并发生水华.日本星杆藻在1998年和2000年春季不常出现,但1999年春丰富的营养盐含量及它们之间合适的比值、多变的水温、稳定的盐度和晴朗的天气使日本星杆藻迅速生长,并发生了水华,最高细胞密度达5255cells/mL.水华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水华期间DIN、DIP和Dsi分别下降了76.0%、69.7%和58.8%,而且营养元素的消耗特别是DIN的耗尽是水华消退的重要原因,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摄食也是水华消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澳头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于2001年8月采集了大亚湾澳头海域3个采样点约20cm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甲藻孢囊的垂直分布。该海域孢囊种类较丰富,共分析鉴定出20个属的38种孢囊类型。孢囊数量十分高,3个站位上表层12cm沉积物中孢囊的平均数量分别为4 13、2 02、1 14×104/g,最高达1 12×105/g。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trochoidea)孢囊是压倒性优势种类,在大部分样品中该孢囊的数量超过了50%,上表层甚至超过了90%。孢囊的H′为0 15~3 51,3个站位平均分别为0 78、1 66、2 72。结果显示大亚湾澳头海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污染,90年代后污染加重,而近5a来则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大鹏湾海水环境要素与反曲原甲藻增殖的灰关联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反曲原甲藻种群增殖态势与环境要素的比较,建立关联度的排列顺序,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模型{GM(1,n)}。采用的方法是根据关联空间、光滑离散函数等概念,定义了灰导数和灰微分方程,进而用离散数据列建立灰色微分方程的动态模型。其结果是,浮游动物、DO、Fe和Mn对反曲原甲藻种群增殖态势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网藻在天然水体水样中的生长及对氮磷(N,P)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及重营养化的湖水水样中均生长良好;富营养化水库及重营养化湖水经水网藻处理2d,4d、6d后,对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月-12月在广东大亚湾澳头海域布设6个监测站位,每3天采样1次,连续监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及其时空演替。4月-6月上旬同步监测水温、盐度、光照、pH值、DO、叶绿素a、COD、浊度和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其余月份每月测定一次。监测结果表明,大亚湾澳头海域1998年全年先后发生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 japonica)水华、细弱海链藻(Thalathiostira subtilis)水华、裸甲藻(Gymnodinium sp)水华、角毛藻(Chaetoceros spp.)水华。对各种营养元素在水华形成和消亡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藻类对DIN、DIP的需求量并不相同,且藻类对NO3^--N、NH4^+-N、NO2^--N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海水DIP、可溶性Fe浓度的异常增大是水华发生的诱因,DIP、可溶性Fe被消耗殆尽是水华结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亚湾麻痹性贝类毒素HPLC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Oshima建立的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对广东大亚湾不同时期的华贵栉孔扇贝(Chalmys nobilis)和悲翠贻贝(Perrna viridis)消化腺所含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贝类消化腺所含的PSP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成分为低毒力的N-磺酸氨基甲酰类毒素GTX5、C1和C2及高毒力的氨基甲酸脂类毒素GTX1-4,而格neoSTX不足总量的5%,与扇贝相比,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及相关理化因子,研究2002~2004年间,厦门港浮游植物的P生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厦门港总APA变化范围0.92~9.50 nmol/(L.h),在不同的季节及区域,浮游植物遭受不同程度的P胁迫。厦门外港的年平均APA高于西港和浔江港,表明浮游植物遭受的P胁迫程度较深。在厦门港赤潮爆发时,P将成为浮游植物进一步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氮源对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生长和链状结构的影响,探索双胞旋沟藻生长、形态建成和藻华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浓度NH4-N对双胞旋沟藻具有毒害作用,而NO3-N和尿素支持双胞旋沟藻的生长及双细胞链状结构的形成。双胞旋沟藻偏好吸收尿素,其最大生物量(1.2×107/L),最高生长率(0.19 d-1)均高于NO3-N组,并且尿素组指数生长期约40%的细胞以双胞链状结构存在,其数量达到2 146/mL,亦明显高于NO3-N组。近海水体中日益增加的尿素含量有助于提高旋沟藻藻华的发生规模和频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氚(^3H)为一种重要的放射性毒素。经氚水(HTO)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照射后,莱哈衣藻细胞分裂率k值下降。HTO剂量越高,k值越小,在一定范围内照射时间越长,处理组的k值与对照组的k值相差越大。k值的变化与辐射剂量、辐射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