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医药卫生   443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6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难忘九月九     
崔文成 《长寿》2005,(10):52-53
重阳节又快到了。一想起这个日子,我心中就禁不住跌荡起伏,心潮难平。在我71岁的生命历程中,这个日子与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甚至可以说是我生命的里程碑。它像刀刻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第一个固定式健康教育场所——苏州市健康教育园于2002年12月建成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健康教育园位于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占地5000m^2,分室内室外两大部分。该健康教育园已被苏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确立为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苏州市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青少年儿童男性与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积累的比较。方法采用DXA骨密度仪测量1322例健康青少年儿童(年龄6~24岁,男性533例,女性789例)正位腰椎、侧位腰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各骨骼区域的BMD。结果男性青少年儿童正位腰椎BMD随年龄增长,采用二次回归曲线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其余骨骼部位BMD与女性青少年儿童相似,均是采用s形回归曲线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大约在16岁之前,女性青少年儿童正位腰椎BMD显著高于男性,18岁后又显著低于男性。在14岁之前,女性青少年儿童侧位腰椎vBMD高于男性,14岁之后两者的vBMD几乎完全相似。其余骨骼部位,大约从12岁开始,男性青少年儿童的BMD逐渐高于女性,且两者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扩大。结论该研究资料为评价青少年儿童的骨量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值。青少年儿童不同骨骼部位BMD积累方式存在性别差异,该差异随测量的骨骼部位不同和年龄增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对治疗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及监测结果,分别以清凉养阴、收涩止血、调肝补肾、活血化瘀等方药辨证论治,部分患者适当加用性激素类西药。 结果 本组患者中96.46%取得满意止血效果;青春期及育龄期患者89.61%基本恢复月经周期;育龄妇女中排卵功能恢复正常及明显改善者占94.64%。 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不动杆菌败血症——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杆菌败血症——附52例报告余鑫之黄家麟郑宏波在败血症的致病菌中,不动杆菌属少见,我院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经血培养阳性证实的不动杆菌败血症52例,报告如下。一、诊断标准(1)畏寒、发热;(2)中毒性休克;(3)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热习服对血浆丙二醛和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15名健康男子,平均年龄21.8±0.7岁,于平均气温27.3±1.2℃负重行军90min,2周内共锻炼11次(天)。标准热暴露试验对比表明获得了热习服,肛温和心率增值大大降低(P<0.01和P<0.05)。锻炼期前、后标准试验时血浆丙二醛含量降幅分别为29.4%(P<0.01)和30.1%(P<0.01),而中分子物质含量增幅分别为6.3%(P<0.05)和9.2%(P<0.01)。热前、后血浆丙二醛含量较锻炼期前仅分别降低5.5和6.5%(P>0.05),而中分子物质含量分别降低18.3和16.1%(P<0.01),可见,热习服后血浆丙二醛和中分子物质含量没有同步降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保守序列同源的套式引物,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CV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由于在引物设计中选择了最保守的区域且避开了与黄病毒属的同源序列,保证了PCR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逆转录和两轮PCR扩增,可检出1×10-3ul血清中的HCVRNA。研究了影响HCVRNAPCR检测的各种因素,并对RNA分离及RT-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了HCV的PCR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