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赵厚睿  戴红 《江西中医药》2011,42(12):24-25
方证辨证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是近年来争议的焦点和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对于二者的渊源却讨探不够深入,本文将二者的渊源并列探讨,以期对正确看待两种辨证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健康人群中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方法:调查分析了413名经体检健康合格的在校大学生的体质类型。结果:体质类型频数分布规律为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男女两组在气郁和阳虚体质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平和质为9类体质中最多一型,但偏颇体质总数占大多数,男女生体质特点具有明显差异,应针对此特点辨体调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化毒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间诊治的小儿口腔溃疡患者78例,采取小儿化毒散治疗,同时设78例对照组,采用口腔喷雾剂局部喷涂患处,2组均口服复合维生素及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治愈时间更短,P0.05。结论:小儿化毒散具有治愈时间短、镇痛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临床治疗慢性便秘的有效方剂,分别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体现了中医药治疗便秘的整体思维和现代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日晡潮热辨     
潮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按现行<中医诊断学>[1]的说法:"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  相似文献   
16.
赵厚睿 《中医教育》2009,28(2):48-49
中医诊断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由历代医家所积累的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逐步升华形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间的桥梁。从本质上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时必须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但由于本课程通常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五年制的前二年开设,亦即在中医学学习的早期阶段,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生健康人群中的体质类型及其舌质表现规律,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中淡红舌占研究整体的81.9%,且男生较女生更为常见,两组呈明显差异(P<0.05);齿痕舌、瘦薄舌、胖大舌等占较大比例,尤其以齿痕舌最为普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9.6%。在齿痕舌中,男生占10.5%,女生占24.9%,二组呈显著性差异(P<0.01)。齿痕舌多表现为平和质,且男生还多表现为气虚质、痰湿质,女生多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结果提示:(1)在校学生中男生体质相对较好;(2)男生中,齿痕舌与气血两虚和水湿内停有一定关系;(3)女生中,齿痕舌与气郁水停、阳虚水停、湿热交阻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鲁光华  叶磊  赵厚睿 《疾病控制杂志》2006,10(5):472-472,475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为椎动脉Ⅱ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后至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诸型颈椎病中最复杂的一型,据统计约30%的颈椎病患者属此类型。CS  相似文献   
19.
小金丹是清代王维德首创用于治疗阴疽的名方。通过梳理大量阴疽类文献结合近现代临床运用的报道,针对阴疽气血不足、寒痰瘀滞的病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小金丹治疗阴疽的机理主要体现在温散寒凝、化痰、散瘀、解毒四个方面,其中尤应重视疽毒的治疗机理,主要体现在祛毒依附、因势泄毒、以毒攻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课程组自2002年开授中医症状鉴别诊断治疗学以来,从重视师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增设临床模拟教学、形成性评价等方面不断建设该课程,于2016年被学校评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