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5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胜利油田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采出水中分别加入水处理剂A1、B2质量浓度为50、100 mg/L时,污水中油含量由1546.3 mg/L分别降至245和74.1 mg/L;当m(B2)/m(A1)=70/50时,污水中油含量降至1.8 mg/L。污水中加入水处理剂后,能够使油水体系的界面张力由5.87 mN·m-1降至4.93 mN/m。  相似文献   
12.
CO_2驱替过程中,CO_2注入油藏后,极易与地层流体、岩石发生反应。而当地层压力、温度、地层水中离子质量浓度等改变时,溶液中无机盐可能沉淀析出,导致储层物性发生改变。储层物性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采收率的提高和CO_2地质封存的效果和规模。文中通过分析CO_2与CaCl_2溶液及地层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酸性条件下CO_2不会与CaCl_2溶液及地层水反应产生沉淀;通过模拟采出井附近降压过程发现,降压过程会导致沉积物析出,其中快速降压较缓慢降压过程沉积物析出更明显,高压条件下较低压条件下降压过程中沉积物析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在30℃下实验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和膨润土对模拟SZ36-1原油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油相为10%或1%原油与煤油的混合物即模拟油,10%模拟油用于测定动态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黏度,1%模拟油用于测定油滴表面zeta电位,实验水相为矿化度9313mg/L的模拟水,结果如下.随水中膨润土浓度增加(0~200mg/L),界面张力升高,界面剪切黏度下降,zeta电位(空白值为-47.1mV)绝对值减小;当聚合物浓度固定时(200mg/L),随黏土浓度增加(0~200mg/L),界面张力显著降低,界面剪切黏度升高,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后略有减小:当黏土浓度固定时(50mg/L),随聚合物浓度增大(0~400mg/L),界面张力显著上升,界面剪切黏度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过滤实验对SMG-mm 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大小和核孔膜孔径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G-mm 微球分散体系对不同孔径的核孔膜的封堵效果差异很大,特定压力下存在一个与微球大小匹配最好的膜孔径;当质量浓度和膜孔径相同时,压力对微球的过滤结果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微球分散体系的质量浓度和过滤压力增加,封堵效果越好,但是当质量浓度超过最佳值后,封堵效果变差;SEM 观测结果表明,微球粒径与核孔膜孔径最佳匹配时才能形成有效的封堵。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_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波  董朝霞  李翼  林梅钦 《石油化工》2013,42(3):303-307
由超临界CO2、水、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和助表面活性剂乙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超临界CO2微乳液。采用容积可变的高压可视相态釜,考察了温度、水含量和AOT含量对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水含量(水含量不高于1.210%(w))时,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水含量(水含量为1.620%(w))时,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OT含量的增加,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温度下,AOT含量与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的变化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界面张力仪、表面粘弹性仪和Zeta 电位仪测定了胜利孤东原油模拟油与含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 溶液间的界面特性, 并研究了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对这些界面特性及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去离 子水中加入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后, 去离子水及模拟水与原油模拟油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剪切粘度及油滴表面 的Ze ta 电位绝对值均增大, 原油与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颗粒溶液间所形成的W/ O 型和O/W 型乳状液稳定性均随聚 合物凝胶颗粒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petroleum sulphonate (TRS) on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formed by formation water and asphaltene, resin and crude model oils from Gudong crude oi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ement of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and emulsion stability. With increasing petroleum sulphonate concentration, IFT between the formation water and the asphaltene, resin and crude model oil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and emulsion stability of asphaltene and crude model oil system increase for the petroleum sulphon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0.1% to 0.3%, and decrease slight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urfactant is 0.5%. There exists 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acial shear viscos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formed by asphaltene or crude model oils and petroleum sulphonate solu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ial film formed of petroleum sulphonate molecules and the natural interfacial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asphaltene fraction and the crude oil. The asphaltene in the crude oil plays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emulsions.  相似文献   
18.
郭亚梅  李明远  贺辉宗  林梅钦 《应用化工》2009,38(9):1300-1303,1306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聚合物A、石油磺酸盐B、表面活性剂C三种因素共存时对原油模拟油/水界面剪切粘度的影响。单因素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C使原油模拟油/水界面粘度降低,而聚合物A的存在则使油/水界面剪切粘度上升。而三种因素共存时,在实验条件下,表面活性剂C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度有一定的影响,聚合物A和石油磺酸盐B看不出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体系中,界面剪切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大庆原油中活性组份的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分离并测定了大庆原油中活性组份的含量,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法初步测定了活性组份的结构,用气相渗透压法测定了活性组份的数均分子量,还测定了活性组份在碱溶液中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NaCl和CaCl2浓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溶液挂壁与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HPAM溶液的粘度降低,且溶液没有挂壁现象出现;随着CaCl2浓度增加,HPAM溶液的粘度先急速降低,再有所增加,当CaCl2质量浓度大于299.7mg/L时,粘度则又缓慢降低,溶液也没有挂壁现象出现。而对于HAP.随着NaCl浓度增加,其粘度先降低后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10000mg/L时,溶液出现挂壁现象;随着CaCl2浓度增加,HAP溶液的粘度先上升后降低,当溶液中CaCl2质量浓度达到149.8mg/L时,HAP溶液出现挂壁现象。HAP中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是引起HAP溶液挂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