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业科学   2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京线1 号是以07-133 为母本,以07-40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
能力极强,果实为长线椒,纵径25~30 cm,横径1.3~1.6 cm,单果质量25~30 g。果实光亮,果形顺直,
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病毒病,中抗疫
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鲜食或做酱均可。一般每667 m2 产鲜椒3 200 kg 左右。
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分析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母儿结局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至2013年产科住院分娩4216例病案资料,其中剖宫产组2740例,自然分娩组1476例,两组均为单胎初产,无妊娠合并症,对两组产妇母体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产后不良率为6.14%,其中剖宫产组总产后不良176例,不良率6.42%,自然分娩组不良83例,不良率5.62%,两组不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褥病、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处理,均具有统计学性差异(P0.05),而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情况表明,剖宫产组无论是平均住院天数还是平均住院费用均多于自然分娩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各有利弊,并不能证明哪一种生产方是比较好的。一般而言,正常情况下应该尽量采取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3.
和着时代的欢歌,乘着发展的春风,踏着中西部崛起的铿锵节拍,我们又一次迎来了2010年第四届山西省畜牧业科技大会。  相似文献   
14.
蓦然回首,中国品牌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已经驶过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企业家当中国品牌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以坚强的毅力,满怀的期盼,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不断地呵护着中国品牌在改革的巨浪中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畜牧兽医专业会议的部署,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部于2009年1月19日就做好2009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发出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选取2胎以上的处于泌乳后期200~260DIM的荷斯坦奶牛9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3组,随机饲喂3种DCAD值分别为:+15、+20、+25mEq/100gDM的日粮。研究不同DCAD值日粮对泌乳后期奶牛产乳性能、血清矿物元素和尿液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CAD值的增大,奶牛的尿液pH值增加(P<0.05),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尿液中K+的排泄也增加,其它离子水平变化不显著。DCAD值对泌乳后期奶牛血清矿物离子浓度没有影响。当日粮DCAD值为+25mEq/100gDM时,泌乳后期奶牛4%FCM标准乳产量为(14.40±0.53)kg/d,比日粮DCAD值为+15mEq/100gDM时高出了5.72%。各组间乳糖、乳蛋白和乳脂率等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城市园林绿化耐阴植被种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冷水花属耐阴植物的筛选评价模型,并对18种冷水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筋草和点乳冷水花评分较高,具备较大应用开发潜力,中间型冷水花、波缘冷水花、五萼冷水花可作为应用开发的后备种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光质在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精确解答生产中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规律和研发血橙提质增效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血橙果实进行遮光处理,采用可见光(390~780 nm)、紫外+可见光(300~780 nm)、长波紫外线(365 nm)和中波紫外线(311 nm)在果实转色期间照射,以不作照射的遮光果实为对照,动态测定各处理血橙果皮中总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血橙转色期间,遮光条件下经对照、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照射的果实,其果面均无花色苷着色;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其果面在照射46 d时均呈现花色苷着色,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78和1.75 mg/kg,照射61 d时,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78和6.15 mg/kg。试验期间,对照和各补光处理的血橙果皮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持续累积,尤其在紫外+可见光、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光质照射下,果皮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可见光处理。转色期间,血橙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4CL、CHS、DFR、ANS、UFGT、GST和Ruby)在不同补光条件下的表达量均呈增长趋势,尤其在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中,上述7个基因在各采样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处理,补光61 d时果皮中7个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同期其余处理至少高2.42和2.76倍、26.46和23.91倍、46.68和44.24倍、10.94和9.70倍、2.09和2.09倍、42.84和36.28倍、5.58和4.99倍。【结论】中波紫外线是诱导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真正光质,血橙转色过程中,其激发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促进果糖、葡萄糖的快速积累,最终促成花色苷在果皮中的快速合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相似文献   
20.
再生水中典型PAHs垂向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在模拟灌溉条件下,再生水中典型多环芳烃的迁移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土柱模拟试验,以再生水中多环芳烃萘、菲、芘为对象,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典型土壤为试验介质,对再生水连续灌溉时多环芳烃的迁移情况以及土柱出水中DOM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实际土壤介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能力不能单纯用土壤有机碳含量很好地描述,组成复杂的介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能力增强,萘的实际阻滞因子超过理论值约7倍;多环芳烃在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存在界面效应,土壤有机碳含量差距越大,界面效应越明显;孔隙水流速以及孔隙尺寸增大,会造成固相上多环芳烃的解吸,发生二次迁移。微生物活动能促进多环芳烃的迁移。[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基于地下水质量安全的再生水灌溉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