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医药卫生   383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时京  孔垂泽  孙志熙  王侠  罗阳  刘奔  张莹  刘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10):1162-1164,i0001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MMC)与C2-神经酰胺(C2-cer)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膀胱癌BIU-87细胞后,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IU-87细胞凋亡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观察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分布变化,并检测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 单独应用时MMC与C2-cer的中效浓度分别是159和28μmol/L,联合用药时下降为55和11μmol/L,CI=0.74。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均可导致BIU-87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凋亡率高于各自单用(P<0.05)。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减少,联合用药时减少最为明显,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含量在联合用药时增加也最为明显(P<0.05)。Caspase-3活性在MMC与C2-cer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均较对照组升高,联合用药时升高最为明显(P<0.05)。结论 MMC与C2-cer联合应用可以通过共同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小儿腹部肿物56例,年龄最小50天,最大12岁。恶性11例(19.6%);良性实质性6例(10.7%);囊性19例(34%);炎性17例(30.3%);其它3例(5.3%)。与手术病理对照,囊性及炎性36例定位定性准确31例,余5例定性准,未能定位4例,错定位1例。良性实质性6例定位定性准确。恶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上皮钙黏素 (E Cad)和 p1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E Cad、p16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 0 .0 5 )。提示E Cad的异常表达与 p16蛋白缺失可能是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预测其转移潜能的很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术术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9年Halstea首次行壶馥癌局部切除术获得成功,但由于该术式切除范围有限、早期复发率高而一直未被广泛接受。1935年Whipple设计并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这是壶腹癌治疗的经典术式,但手术创伤大,不适用于高危患者及高龄难以耐受手术者。我们从2005年1月至今采用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12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十二指肠漏、胆漏或胰漏等并发症。本文结合文献及我们的体会,就手术技巧、适应证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患者常常想寻找一种可替代的或非传统的皮肤病治疗方法,特别是有奇效的药物。然而,此类药物多数化学成分不明、疗效可疑,甚至存在潜在的严重损害。作者报道了1例患者自行使用一种墨西哥“黄黑色药膏”治疗基底细胞癌,结果导致鼻部巨大溃疡。使用“黄黑色药膏”自行治疗基底细胞癌@Osswald S.S.$Dr.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Brooke Army Medical Center, 3851 Roger Brooke Dr, Fort Sam Houston, TX 78234, United States @Elston D.M. @Farley M.F. @张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 ,尤其在建设中的新医院 ,除自有资金外 ,借入资金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相应地 ,借款利息的核算问题也就显露出来。笔者欲结合实例谈谈医院借款利息的会计处理和核算。借款利息是当前医院借款费用的主要核算内容 ,其会计处理有两种方式 :资本化和费用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只有专门借款的利息才能资本化。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这种款项应有明确的用途 ,即为购置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的 ,并具有标明该用途的借款合同。当下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 ,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形态在原发性骨小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9例骨的小细胞肿瘤[其中尤因肉瘤/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EW/PNET瘤)22例、小细胞骨肉瘤6例、间叶性软骨肉瘤3例和恶性淋巴瘤8例],观察其病理形态并作免疫组化分析,所用抗体O13、NSE、S-100、Actin和LCA。结果:EW/PNET瘤20/22例为O13阳性。NSE:EW/PNET瘤16/22例和1例骨肉瘤阳性。7例EW/PNET瘤、1例骨肉瘤及3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均有S-100阳性。所有恶性淋巴瘤的LCA均为阳性。骨肉瘤均见骨样基质,间叶性软骨肉瘤可见分化较好的软骨岛。结论:O13的染色对于EW/PNET瘤有诊断意义。小细胞骨肉瘤的成骨和间叶性软骨肉瘤的软骨分化为形态上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小肠间质瘤 (smallbowelstromaltumors,SBST)Ki6 7和p5 3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探讨两者在肿瘤良恶性划分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CD117阳性的SBST 33例进行光镜观察 ,用EnVisionTM+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 7和 p5 3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形态学进行比较。 结果 :33例SBST患者 ,男 2 0例 ,女13例 ,年龄 2 1~ 71岁 ,发生于十二指肠 5例 ,空肠 2 2例 ,回肠 6例。肿瘤最大径的范围在 1.5~ 2 0cm之间。在光镜下出现肿瘤内坏死的有 11例。肿瘤核分裂象计数每 5 0个高倍镜视野 0个有 6例 ,1~ 2个 5例 ,≥ 3个的有 2 2例。 33例中良性 4例 ,交界性 4例 ,恶性 2 5例。随访时间为 3~ 180个月 (平均 73.3个月 ) ,结果为良性组 4例均无瘤生存 ;交界性组 2例无瘤生存 ,1例失访 ,1例在无瘤生存 18个月后失访 ;恶性组无瘤生存有 7例 ,带瘤生存者及死亡有 16例 ,2例失访。Ki6 7染色阴性 2例 ,均为良性 ;其余 31例阳性中 ,增殖指数 (阳性细胞数 )大于 5 %的有恶性 16例 (94 .1% ) ,交界性 1例。在免疫组化p5 3染色中 ,恶性组 2 5例均呈阳性表达 (平均阳性细胞数 4 2 .9% ) ,其中 12例阳性细胞数大于 5 0 %。当Ki6 7和 p5 3均为阴性或两者阳性细胞数分别是 <1%和 <10 %时 ,肿瘤呈良性经过 ,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人牙本质涎蛋白 (humandentinsialoprotein ,hDSP)真核表达载体 ,用瞬时系统表达目的基因。方法 :将hDSP全长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 ,构建pcDNA3 hDSP重组质粒 ,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OS 7细胞 ,48~ 72h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 ,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Westernblot检测显示在 60 0 0 0处出现一条清晰的特异性免疫阳性条带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胞质内有大量棕黄色颗粒 ,进一步证明该转染方法可行 ,转染效率较高。结论 :hDSP全长基因可以在COS 7细胞获得瞬时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胶质瘤为颅内常见恶性肿瘤,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为神经外科的治疗难点。替莫唑胺抗恶性胶质瘤效果确切,有必要探索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各种替莫唑胺优化方案在恶性胶质瘤的初步治疗中已获得肯定疗效,但仍需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和基础实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