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1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12.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辐射剂量、成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初步诊断为COPD的患者88例。将患者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组,各44例。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成像质量以及COPD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组满意度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成像质量的优秀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但两组成像质量的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灵敏度、特异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对于COPD的诊断价值与常规剂量CT动态扫描相当,且可以保证成像质量,同时其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提高COPD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蓄磷/磷移除型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试验装置,探究了周期性磷移除操作过程中3种不同的有机碳源补充方式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碳源补充方式可显著影响TFCW的生物蓄磷/磷移除性能.碳源补充方式的优化有利于系统中聚磷菌群(PAOs)丰度及其活性的维持,可最大限度地提高PAOs在磷移除操作过程中的磷素释放量、胞内聚β-羟基丁酸(PHB)合成量及其对碳源的利用率,并可保障系统在生物蓄磷阶段高效且稳定的除磷效果.当生物蓄磷/磷移除(PB-PH)周期为30 d,且采用连续循环投加方式补充碳源时,TFCW在试验阶段的磷素截留量与磷素移除率分别为26994.88 mg和70.8%.典型PB-PH周期内系统在生物蓄磷过程中的磷素去除率为(91.4±2.1)%,系统中的PAOs在磷移除过程中的磷素释放量、胞内PHB合成量及其对碳源的利用率分别为(1563.72±127.84) mg、(4.52±0.39) mmol C·g-1 VSS和(97.3±1.6)%.  相似文献   
14.
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栖息地调查法和网捕法对贵州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翼手目动物物种多样性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翼手目动物3科6属13种,包括蝙蝠科5种,菊头蝠科5种,蹄蝠科3种。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共有11种,另有2种为广布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哺乳动物》近危级(NT)7种、无危级(LC)物种6种;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级1种,无危级(LC)12种。此次在洋溪自然保护区共调查了27个洞穴,其中20个洞穴有蝙蝠栖息。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分布最广,在10个洞穴有分布;其次是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i),在8个洞穴发现;小菊头蝠(R. pusillus)在7个洞穴有分布。对蝙蝠栖息洞穴的干扰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超过一半(55%,n = 20)的洞穴存在人类干扰活动,如村民进洞游玩、在洞内饲养家畜、驱赶蝙蝠、进行祭祀活动以及破坏洞口等。建议对村民在洞内养殖家畜、游玩、驱赶蝙蝠等行为加以限制,并通过引导村民文明祭祀、对被封洞口进行疏通、对古老建筑进行修缮等方式,加强对该地区蝙蝠的保护。同时还建议对该保护区的蝙蝠及其栖息地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