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姚斐  褚金奎  韩冰峰 《太阳能学报》2014,35(8):1387-1393
设计一种阻尼板点吸收式波浪压电发电装置;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基于格林函数的高阶边界元法对装置浮体的水动力学系数和波浪力进行计算;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波高、波浪周期、阻尼板尺寸和弹簧刚度对装置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漂体与阻尼板之间的相对位移幅值随着波高的增加几乎是线性增加的;相对位移幅值随波浪周期变化的规律与波浪力大小随波周期变化的规律一致,当周期达到4.5 s时相对位移幅值最大,然后趋于稳定;在弹簧刚度k=150 N/m的情况下,当阻尼板尺寸为L=0.35 m时相对位移幅值最大。可为进一步设计样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姚斐 《煤》2010,19(Z1)
介绍了地轨式自移电气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及结构设计特点,并分析了该项目的创新点和性能特点,认为它解决了小绞车拖移电气列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赵卫伟  姚斐 《煤》2012,21(6):16-17
详细介绍了移动式起吊装置的结构设计特点,并分析了该研究项目的创新点和性能特点,提高了大型设备部件装卸作业效率,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多压电换能器并联时的能量输出特性,以标准电路和同步电感电路(SSHI)为基础提出4种多压电换能器并联电路,对4种电路下的输出功率进行理论推导,并探讨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并联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多压电换能器采用先并联后整流的标准/SSHI电路,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输出功率有影响,并且最终的并联输出功率由相位差、激振频率及接口电路共同决定.如果多压电换能器采用先整流后并联的标准/SSHI电路,激振力之间相位差对并联输出功率没有影响,输出功率由激振频率和接口电路决定.对比4种接口电路,采用先整流后并联的SSHI接口电,输出功率峰值较高、带宽较宽,在4种电路中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依据新疆地勘局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的地渗仪、负压计和中子仪组合观测资料,分析了定位通量法计算内陆干旱区潜水垂向入渗补给量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定位通量法不能用于计算内陆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可应用于水位埋深4~7m,包气带岩性为粘土的潜水田间灌溉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325W、300W、275 W)、扫描速度(1200 mm/s、1000 mm/s、800 mm/s)、扫描间距(0.14、0.13、0.12 mm)及铺粉层厚(0.04、0.03、0.02 mm)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i-6Al-4V钛合金致密度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致密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激光功率、扫描间距、铺粉层厚、扫描速度;而影响显微维氏硬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铺粉层厚、扫描速度、激光功率、扫描间距。此外,在铺粉层厚为0.03 mm条件下成形的Ti-6Al-4V试块致密度整体较高。考虑工艺参数对Ti-6Al-4V合金致密度及显微维氏硬度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层厚分别为325 W、1000 mm/s、0.12 mm、0.02 mm。  相似文献   
17.
马程军  姚斐  张关永 《化学世界》2003,44(7):370-372
以 L-半胱氨酸为原料 ,磷酸三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了 S-甲基 - L-半胱氨酸。研究了 p H值、温度等反应条件对产品品质和收率的影响。发现在严格控制 p H为 7.0 ,反应温度不高于 37°C的条件下 ,并不出现消旋作用。这一合成路线可用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汪峻  姚斐 《计测技术》2005,25(5):3-6
论述了磁氧型、氧化锆型和电池型氧分析仪的原理和应用,介绍了几款分析仪器的特点,并阐述了取样系统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注意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稀土镁合金铸造过程中的开裂问题,采用ProCAST软件对某舱体铸造过程应力场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应力较大处改进铸造圆角,可有效降低该部位的应力。通过采取增大过渡圆角、添加工艺拉筋等措施,解决了铸造过程产生裂纹的问题,生产出了合格的铸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