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7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34个RHT模型参数中,19个参数可以通过试验、理论研究等手段获得,但还剩15个参数较难确定.为了较为准确的获得相关参数,在只改变参数N、pcomp、ft*、fs*、A、n、Q0、gc*、ξ、D1、εpm、Af、nf、B、gt*的情况下,利用LS-DYNA对石灰岩进行单轴、三轴压缩模拟计算,通过对比RHT模型的弹性、线性强化以及损伤软化段的曲线对以上15个参数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并以红砂岩为例,利用SHPB冲击红砂岩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静力学、声波测试等试验获得红砂岩相关物理参数,以LS-DYNA模拟SHPB冲击试验作为手段,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到了红砂岩的RHT模型参数,为了验证所确定参数的正确性,将LS-DYNA模拟SHPB冲击红砂岩的曲线与SHPB冲击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覆地层盾构隧道下穿永宁门护城河的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地铁隧道下穿永宁门护城河工程为依托,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开挖面的最小支护力原理,得出了盾构掌子面土仓内压力的安全范围,并就施工中河道内地表隆起较大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采取在河道内堆载,并在盾构施工中合理控制土仓压力的措施,能有效控制地层变形,防止地表隆起。施工中的地层变形监测数据表明,提出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正确可行,对未来类似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软件模拟C60混凝土试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确定不同温度组试件的加热时间.利用高温SHPB试验装置进行不同加热长的高温后混凝土冲击压缩试验,分析了高温和加热时间对混凝土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高温后且不同加热时间的混凝土材料,在自然冷却后表现出明显的温度软化效应和时间效应;在不同高温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峰值应变先增大而后略微降低且始终大于室温条件下的峰值应变;在相同温度且不同加热时间的条件下,混凝土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其动态抗压强度不断降低,峰值应变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相似文献   
14.
石灰岩的SHPB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直径(φ75 mm)分离式Hopkinson 压杆装置(SHPB)实验技术对石灰岩岩石试件进行了循环冲击实验,得到了石灰岩岩石冲击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定量研究了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耗散. 同时利用岩石损伤的超声波测试技术对应力波作用下的石灰岩损伤进行表征,并探究了不同冲击条件下石灰岩损伤和应力波波幅、石灰岩损伤和耗能值之间的关系. 在子弹长度相同条件下,石灰岩损伤和应力波波幅呈指数关系,且在累次冲击实验中得到印证. 石灰岩损伤与耗能值之间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隧道钻爆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结构的保护,基于统计学的原理,建立了t分布药量优化式,同时,建立了敏感区间计算模型.基于贵阳地铁2号线钻爆开挖工程实践,以比例药量为变量,研究了t分布优化药量随比例药量的变化规律,并且对爆源向前移动过程中的药量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安全药量预测式的置信概率只有50%,基于t分布药量优化式的置信概率可以达到99%.t分布药量优化式可以增加对周边建筑结构的保护程度.当比例药量0<λ≤0.053时,临界药量的渐近线趋近于0,无法指导爆破施工.当比例药量λ>0.053时,垂直向振动速度最大,可用优化药量指导爆破施工.在隧道开挖方向线上,安全控制药量是一个逐渐减小-达到最小值-加快增大的过程,当爆源开挖至敏感区间范围时,要及时调整爆破施工方案,加强对周边建筑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圆形断面巷道爆破卸压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充分考虑岩石非均匀性等复杂的岩石力学性质,对爆生裂隙带、爆炸空腔构成的爆破卸压带维护巷道的作用机理进行模拟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在巷道维护方法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地铁盾构施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管线、建(构)筑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地铁建设者们提出了更苛刻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北京地铁十号线11标段双线盾构超近距离施工实例分析,探讨了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施工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