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生物科学   27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胭脂萝卜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MTT实验、细胞侵袭实验研究了花青素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侵袭的作用,进一步用免疫印迹分析其对HER2信号通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出胭脂萝卜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盐酸乙醇为提取剂,液料比10∶1,40℃浸提2h,400W超声波破碎15min,在此条件下,花青素的最高提取量为3.92mg/g。30μg/ml的胭脂萝卜花青素能显著抑制NCI-N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抑制HER2蛋白及Akt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82.
棉花花冠由乳白或淡黄变成红色的临界光期为6h左右。如果开花当日,花冠先接受大于临界光期的光照,不论随后遮光多长时间,花冠仍然变色,若在开花当日先遮光27h以上,随后即使给予较长时间的光照,花朵却仍不变色。  相似文献   
83.
野生蓝莓和花青素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生蓝莓和花青素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小鼠,同时膳食补充野生蓝莓或花青素提取物,将25只无菌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how diet,NCD),普通饲料+10 g/100 g蓝莓组(NCD+BB),高脂饲料组(High-fat diet,HFD),高脂饲料+10 g/100 g蓝莓组(HFD+BB),高脂饲料+20 mg/100 g花青素组(HFD+ACN),饲养10周,每周对其食物摄入量、能量摄入量以及体重进行测定,并运用DGGE方法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各实验组食物摄入量无显著性差异,HFD+BB组和HFD+ACN组能量摄入量均明显高于NCD+BB组。虽然HFD+BB组体重增加最为明显,但10周末时HFD+BB组体重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随着实验的进行,HFD组、HFD+BB组和HFD+ACN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HFD+BB组与NCD组菌群差异最大,HFD+ACN组与NCD组肠道菌群DGGE图谱相似性系数明显高于HFD组,对优势条带测序结果显示膳食补充蓝莓或花青素提取物可明显降低肥胖相关细菌Firmicutes的数量。【结论】蓝莓和花青素提取物可改善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调,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潜在的减肥消脂功能。  相似文献   
84.
雪松(Cedrus deodara)是松科(Pianaceae)雪松属(Cedrus)树种的泛称,为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常绿树种,包括雪松(C.deodara)、黎巴嫩雪松(C.libani)、短叶雪松(C.brevifolia)和北非雪松(C.atlantica)等。雪松的针叶药用历史悠久,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三萜类、甾体类、多糖及针叶胶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改善记忆、抗菌及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为了测定雪松不同部位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并考察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该研究以Fe3+离子为催化剂,用正丁醇-盐酸法分别测定雪松松针、花序、小枝、木质部、树皮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并对不同部位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针、花序、木质部、树皮、小枝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2.93%、12.93%、6.41%、12.00%、3.37%,在质量浓度(以生药计)为0.8 mg·m 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或接近90%。该研究结果提示雪松各个部位的原花青素含量丰富,其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很高,这为雪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6):I0002-I0002
<正>花朵的缤纷色彩、果实的艳丽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对牵牛花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一种蛋白质能够增加花青素含量。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更加艳丽的花卉和水果品种。花青素属于水溶性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含量越高颜色越鲜艳。牵牛花中的花青素可使其呈现深紫色或者深蓝色。不过,牵牛花非常容易发生突然变异,导致花青素减少,所开花朵的颜色变淡。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植物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将花色很淡的牵牛花基因与花色很深的牵牛  相似文献   
86.
Dear Editor, While they affect all aspects of plant life, the exact molecu- 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ugar sensing and signaling are still mostly unknown. However, using the induction of antho- cyanin biosynthesis as a convenient readout and tool, the DELLA proteins can be identified as key positive regulators in sucrose-specific signaling and a point of integration of diverse metabolic and hormonal signals.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索荷兰鸢尾蓝紫色花及突变紫色花的显色分子机制及色素沉积差异,该研究以蓝紫色野生型‘展翅’和紫色突变株‘紫韵’为材料,通过花色素苷测定、转录组测序和qRT PCR方法对花色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紫色突变株‘紫韵’花旗瓣中的总花色素苷含量(392.7 μg·g-1)显著低于野生型‘展翅’(543.5 μg·g-1);与‘展翅’相比,‘紫韵’有3种花色素苷含量显著下降[矢车菊素 3 芸香糖苷含量由144.42 μg·g-1降为46.39 μg·g-1,矮牵牛素 3 (6 鼠李糖基 2 木糖基葡萄糖苷)含量由61.86 μg · g-1降为31.67 μg · g-1,矢车菊素 3 (2G 木糖基芸香糖苷)含量由25.22 μg·g-1降为7.65 μg·g-1],但6 羟基矢车菊素 3 葡萄糖苷含量由5.88 μg·g-1升为10.34 μg·g-1。(2)RNA seq分析共获得46 530个unigenes,与‘展翅’相比,‘紫韵’有43个基因上调表达,73个基因下调表达; 层次聚类分析发现,花色素苷途径中共有2个差异表达基因——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IhCHS1)和花青素 3 O葡萄糖转移酶(UFGT)基因(IhUFGT1),且二者均下调表达。(3)qRT PCR分析表明,随着花的发育,IhUFGT1在2个品种中表达量均上升,始花期达到最高,且在‘紫韵’花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展翅’。研究认为,4种花色素苷含量的显著变化,可能是导致花色由野生型‘展翅’蓝紫色向突变株‘紫韵’紫色方向转变的主要原因;IhUFGT1基因在紫色‘紫韵’花中表达量比‘展翅’相对大幅度的降低,致使花色素苷含量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花色由蓝紫色转为紫色。  相似文献   
88.
对近年来花青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从抑制氧化应激、缓解神经炎症、缓解兴奋性毒性和抑制蛋白异常聚集等方面对花青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花青素类化合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预防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彩叶植物具有色彩鲜艳、观赏期长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的观赏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天然色素的含量变化使叶片产生绿色、黄色、白色和紫红色等颜色,3种色素在光反应、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影响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遗传调控和外部环境因子综述,为解释叶片呈色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现有研究表明,光(光周期、光照强度及光质)、温度、干旱和盐等环境因子及激素变化均会刺激HY5、PIFs、DELLA等转录因子和结构基因转录,同时甲基化、乙酰化等染色质修饰和miRNAs、lncRNAs等转录后表观遗传修饰也会直接或间接调控3种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虽然目前3种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已较清晰,但有关彩叶林木3种色素代谢与环境信号、体内激素的具体调控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可构建彩叶植物杂交群体和种质资源库,并利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和表型组等多组学技术为创制彩叶新种质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0.
蔗糖调节拟南芥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糖在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采用蔗糖和其代谢糖(葡萄糖 和果糖)组合处理拟南芥幼苗.实验结果表明,60 mmol/L蔗糖处理显著提高拟南芥 幼苗的花青素、还原糖含量,并上调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CHS, FLS-1, DFR, LDOX, BANYULS)的转录,对叶绿素含量和UGT78D2基因的转录无影响;20 mmol/L 葡萄糖+20 mmol/L果糖处理,对花青素、叶绿素和还原糖的含量无影响,对花青素 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影响不一;20 mmol/L蔗糖+20 mmol/L葡萄糖+20 mmol/L果糖处 理后,花青素和还原糖含量介于前两个处理之间,也上调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 录;但和蔗糖处理组相比,上调UGT78D2基因转录,下调FLS-1基因转录.在不同处 理组之间,花青素含量变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有可能糖在调节花青素 合成的同时也调节还原糖含量.因此,蔗糖既可以通过蔗糖特异信号途径,也可以 和其代谢糖通过其他途径共同调节拟南芥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