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生物科学   3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分离MSCs后,连续传代培养、扩增,Brdu标记的MSCs通过颈动脉、侧脑室2种途径移植入脑出血大鼠模型体内,采用爬行计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并观察脑部Brdu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通过侧脑室、颈动脉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颈动脉注射组较经侧脑室注射组爬杆实验评分低(P<0.05)。移植的MSCs主要迁移到出血灶、大脑皮层、海马区等处。结论:MSCs移植对脑出血具有保护作用,而经颈动脉给药疗效优于经侧脑室给药。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118例腹水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120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365例SPB患者治愈113例(31.0%),好转99例(27.1%),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153例(41.9%)。发病隐匿164例(44.9%),急性发病201例(55.1%)。365例SBP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阳性118例(32.3%),共分离出病原菌12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40.0%(48/12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5%(15/120)。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0%。结论老年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且细菌耐药比较严重,应尽早进行腹水培养,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多组织炎症状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Sun L  Gao YH  Tian DK  Zheng JP  Zhu CY  Ke Y  Bian K 《生理学报》2006,58(4):318-323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血管性疾病,易累及肾、肝、心、脑等组织,引起脑卒中和心、肾损害等并发症.本研究对高血压时肾、肝、心、脑等组织的炎症状态进行了观察.实验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和正常血压的Wistar-Kyoto(WKY)大鼠,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肾、肝、心、脑等组织炎症相关因子IL-1p、TNFα、ICAM-1、iNOS、C/EBPδ和PPARγ的基因表达;紫外分光光度法观察蛋白质羰基化水平和FRAP法检测组织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1)SHR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表达较对照WKY增强,除IL-1βmRNA在肝和脑的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SHR和WKY大鼠肾、心、脑蛋白质羰基化水平(nmol/mg蛋白)分别为8.93±1.08和2.27±0.43、2.23±0.23和0.17±0.02、13.42±1.10和5.72±1.01,SHR明显增加(P<0.05);而肝脏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无明显变化;(3)SHR肾、肝、心、脑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低于WKY大鼠(P<0.05).以上结果表明,SHR多个组织(肾、肝、心和脑)均存在炎症因子被诱导和氧化应激反应等明显的炎症状态,提示炎症可能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自发性树鼩乳腺肿瘤的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建立合适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机制及发展新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相对于常用的啮齿类动物,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tree shrew)因在进化层次上更接近于人类而可用于建立更适合的乳腺癌模型。该文详细了介绍一例树鼩自发性乳头状良性乳腺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该例肿瘤孕激素受体阳性且Ki-67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活化的Caspase3阳性细胞比例较低;且肿瘤的形态和病理与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非常接近。提示利用树鼩建立乳腺肿瘤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细胞外液酸碱度(pHo)的改变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取200~250 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细胞外液酸碱度改变后对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其离子机制。结果:①pHo酸化可电压依赖性的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外向电流。其主要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0~+60 mV区间的电流幅度;②1 mmol/L TEA可以有效抑制pHo酸化对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pHo的改变引起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变化,其可能与电压依赖性的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流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玉米蛋白及其水解产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 6~8周龄雄性SHR大鼠60只随机分为A组(玉米蛋白组)、B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组)、C组(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组)、D组(复合酶水解产物组)和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动物,均以1 g/kg体重剂量灌胃,测定灌胃0、1、2、4、6、8h后SHR血压值。结果胃蛋白酶水解产物、胰蛋白酶水解产物和复合酶水解产物在0~6 h内对SHR的血压升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0~2 h内降血压效果明显;各组水解产物中,以复合酶水解产物在0~6 h内降压效果最佳,SB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组和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玉米蛋白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复合酶水解产物能有效地降低SHR大鼠的血压,为其在保健食品领域及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保肝、降门脉高压、利尿、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胞杆菌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连服21d后观察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腹痛、腹部压痛无差异外,发热、腹泻消失、腹水常规、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由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IL-18水平,采用偶氮显色基质法检测内毒素水平.结果:SBP患者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BP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的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IL-10、IL-18及内毒素在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预后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3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手术体会。方法:选择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30例,采取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方法,观察记录上述患者手术一般资料及手技体会、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及术后第6个月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上述患者平均输血量93.3±45.6ml,平均手术时间2.5±0.4小时,平均住院时间23.1±3.3天;血肿清除量>90%者18例,80%~70%者10例,<70%者2例;术后第6个月评价上述患者的ADL,Ⅰ级7例(23.3%),Ⅱ级13例(43.3%),Ⅲ级8例(26.7%),Ⅳ级2例(6.7%),Ⅴ级0例(0.0%),临床疗效满意病例20例(66.7%)。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出血,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与抗氧化剂等常规治疗及尼莫地平静注治疗,1次/天,连续14天,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脑脉胶囊口服或胃管注入,3次/天,连续28天。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评分表(QL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QL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9.74%VS69.2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