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4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193篇
生物科学   76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1252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1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生物学通报》2011,(3):18-18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了能够遏制癌细胞增殖时必需的端粒酶发挥作用的基因。这一成果有助开发新的癌症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993.
《化石》2014,(4)
正2014年9月1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王元青和孟津等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年代为1亿6千万年前的6件相当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命名了神兽、仙兽两个新属的三个新种:陆氏神兽(Shenshou lui)、玲珑仙兽(Xianshou linglong)和宋氏仙兽(Xianshou songae)。这些属种,都属于已经绝灭的"贼兽目",一个特别的、迄今为止所知甚少的中生代哺乳动物类群。哺乳动物起源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  相似文献   
994.
《生物学通报》2008,43(1):57-57
对于你的大脑而言.一只小猫的叫声与一个婴儿的啼哭没有什么两样。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当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暴露在猫、猴子和人类声音下的志愿者大脑进行扫描时发现,与人类发出的哀鸣一样,悲伤的动物叫声同样能够激活大脑的前额叶,这一区域与人的决策有关。这一发现表明.与之前的估计相比,大脑对不同物种的情绪暗示的响应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995.
沈明星 《植物杂志》2010,(12):92-94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简称iGEM大赛)在全球迅猛发展。仅2017年iGEM大赛全球注册队伍就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13支,中国地区有98支iGEM团队报名参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与国内已有的诸多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培养项目不同,iGEM的组织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学习。该模式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效果,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我国高校组织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文中以北京大学参加iGEM大赛为线索,介绍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并以一个参赛周期为序再现北京大学iGEM团队组织和参赛的主要过程。通过与其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组织模式进行比较,探讨iGEM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意义,并总结iGEM的组织经验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以及组织本科生科研学术竞赛的启示,希望能为国内高校的iGEM活动组织以及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架构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了实现该课程定位目标,达到课程的学习预期,我们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引入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出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实施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即根据课程定位制定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预期学习产出,在预期学习产出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如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增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与其他课程的协调性,在教学实施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成预期学习产出,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尽管将OBE理念引入到教学实施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该体系的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8.
代谢组学以完整的生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合适的分析测试手段检测靶向或非靶向代谢物,结合统计模型进行分析解释。随着微藻研究的深入,微藻与代谢组学结合探究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总结代谢组学的发展概况、研究流程及常用分析技术特点和代谢组学在微藻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代谢组学在微藻研究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999.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杨 《生物信息学》2018,16(2):72-75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就开设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构建最合适的复合型教育模式展开了初步的探讨,为我国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指导。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物信息学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包括生物信息学所涉及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生物信息学应用领域等等。在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将多个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是必备的,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科的了解,也对于学生在后续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中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因此,如何将这些涉及范围广、涉及内容深的生物信息学基础课程恰当的传授给学生是教师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体系,使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工作更顺利,完整的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000.
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园林乔木受强台风“莫兰蒂”(2016年9月15日)侵袭为研究案例。通过灾后现场调研,统计出校园28种主要乔木在风灾中的受损情况,并分别在风灾过后4个月和9个月时调查树木的恢复进度。研究台风强度、树种差异、种植环境、管理维护等因素对树木风灾损失和灾后恢复的影响。最后,从灾前预防、灾后恢复2方面探讨了应对台风侵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