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914篇
生物科学   214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胎儿组织中存在一类低分子肿瘤抑制物,胎肝细胞的甲醇-丙酮提取物中保留有大部分抑瘤活性,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对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抑制作用为指标,跟踪指导分离过程,提取物经反相C18中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氨基键合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一纯活性物质。经NMR和MS鉴定为7-酮基胆固醇(7-ketocholesterol,7-KC)。体外琼脂培养条件下7-KC对小鼠WEHI-3和S-180细胞较对正常小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有更强的抑制增殖及集落生成作用,7-KC对HL-60细胞增殖较对正常人骨髓CFU-GM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3H]花生四烯酸标记的肝细胞,经FeCl2-DTPA启动脂质过氧化后,细胞DNA出现放射性,并随保温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表明在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DNA加成物,经测定它具有特征荧光光谱,显示较低的增色效应和Tm值。用高度敏度荧光图象显微镜直接观察发现丹参酮Ⅱ-A经细胞摄取后主要滞留在细胞膜与胞浆中。它能有效地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DNA加成物的产生,并阻止了细胞存活率和O6甲基鸟嘌呤转移酶活性的降低,其抑制率与VitE,BHT相近,但显著高于NaN3,甘露醇和SOD。上述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它对DNA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脂类自由基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抑制DNA加成物的生成,从而减少了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3.
将苜蓿无菌苗下胚轴切割后,在附加2mg/L 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附加O.5mg/L 2,4-D的SH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物在用于转化之前,用0.45mol/L甘露醇处理1h.然后用O.16mol/L CaCl2.2H2O洗涤两次。预处理后的悬浮培养物用SH培养基悬浮(10ml/g悬浮培养物),再加O.2ml农杆菌悬浮液,于25±2℃共培养2d。共培养的悬浮培养物洗涤后在附加0.5mg/L羧苄青霉索的无激素培养基上选择培养。悬浮培养天数、悬浮培养基激素组成和选择培养基种类明显影响转化频率。纸电泳分折表明70%的转化体可以台成农杆碱和甘露碱。染色体观察显示转化组织细胞存在严重的数目和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64.
武汉东湖周丛原生动物生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于1963年12月-1964年12月对东湖Ⅳ、Ⅴ两个采样站的聚草、金鱼藻、黄丝草上周丛原生动物进行了周年的定性和定量的观察。共观察到175种周丛原生动物,其中真周丛原生动物占62.9%,伪周丛原生动物占37.1%。两个采样站、三种水草上原生动物数量周年变动均有共同的趋势,即在低温的冬季出现数量高峰,左右数量变动的优势种类是钟形钟虫,占周丛原生动物总数的80-90%。在Ⅴ站同期进行人工基质上周丛原生动物生态比较,表明其优势种类与水草上相同,但群集速度却以水温高的8-9月份为最快。通过金鱼藻生物量、金鱼藻上和人工基质上原生动物数量三者关系的分析,认为影响周丛原生动物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是水草本身的生长情况。文中分析了周丛原生动物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指出着生原生动物是迅速监测水体污染程度的优良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65.
用三步纯化法从人M_3型白血病细胞中分离纯化出人类肿瘤癌性促凝物(CP)。促凝活性回收率为24%,CP纯化倍数为2481倍。纯化CP在SDS-PAGE上为单一区带,其理化和酶学特性类似于动物肿瘤CP,分子量约为70 000,PI为4.8,在FVⅡ缺乏血浆中以及在含有组织因子(TF)抑制剂情况下仍能激活FX。CP促凝活性能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gCl_2抑制,纯化CP能与抗动物肿瘤CP抗体形成免疫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66.
七坪林场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宏温  黎洁娟 《生态学杂志》1991,10(5):23-26,49
凋落物即来自林冠的落叶、落枝和落花果等有机残体。既是林木自身的代谢产物,又是森林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天然林凋落物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  相似文献   
67.
植物体内超氧物自由基(O2^—)检测的EPR自旋捕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纯鹏  吴恩 《植物学通报》1991,8(1):58-62,21
McCord和Fridovich在1968年发现了超氧物歧化酶(SOD)并研究了其生物学作用,提出了氧毒害的超氧物自由基学说。此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在研究动物和植物的衰老以及逆境生理时,常需测定SOD酶,因此超氧物自由基(?)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用酶学分析技术检测(?),不仅灵敏度低,而且由于(?)和羟自由基(·OH)均可产生  相似文献   
68.
69.
自来水中人肠道病毒的存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切和忧虑。本文报道了武汉东湖水和以东湖为水源的自来水中病毒和指示细菌的存在水平。水源水经过预加氯消毒、絮凝沉淀、砂滤和最后加氯消毒处理而成的自来水中细菌总数检测范围是41—500/升,总大肠菌是2—13/升、粪大肠菌为0—4/升、大肠菌噬菌体是0—13.6PFU/升,平均2.48PFU/升,肠道病毒为0—78PFU/升,平均为6.7PFU/升。水源水经制水工艺处理去除指示细菌、大肠菌噬菌体和肠道病毒的效率分别为97.95—99.99%,90.63%和53.18%。这种结果说明自来水制水工艺能有效地降低指示细菌,大肠菌噬菌体,而去除肠道病毒效率较低,揭示肠道病毒对环境压专的耐受性明显地比指示细菌强。  相似文献   
70.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运用细胞培养进行病毒繁殖时,支原体污染是经常遇到的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些污染对培养细胞产生各种各样的恶果:改变各种代谢活动致使不能进行培养细胞的正常生化研究;细胞生长速度减缓,迫使二倍体细胞系过早衰老,染色体发生畸变,并引起细胞形态的永久改变。事实表明:支原体污染虽会降低细胞培养中病毒的合成,但有时也能促进病毒的繁殖,这可能是支原体对干扰素产生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