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914篇
生物科学   215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云南苍山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期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艳滟  李巧  冯萍  杨自忠 《生态学报》2013,33(3):964-974
为了解云南苍山针阔混交林火烧迹地恢复过程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变化,于2009年1月份-2009年12月份,运用陷阱法,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调查了苍山森林火干扰后不同恢复期样地(火干扰后2、10、18、23、33a和对照样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物种组成及相对多度:不同恢复期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优势类群更替趋势明显;(2)多样性:恢复1Oa样地地表蜘蛛群落多度显著大于其他恢复期(P<0.05),而不同恢复期地表蜘蛛物种多样性却没有显著差异;(3)群落相似性:PCoA相似性分析将地表蜘蛛群落发展过程划分为火烧后2a、火烧后10a和火烧后18-33a 3个阶段;(4)指示物种:西菱头蛛Sibianor sp.1等是阶段1的指示物种,格氏狼蛛Lycosa grahami等是阶段2的指示物种,花蟹蛛Xysticus sp.2等是阶段3的指示物种,弱蛛Leptoneta sp.1等是对照的指示物种.火干扰改变了苍山针阔混交林原有的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指示物种对生境的选择能够反映出不同恢复阶段地表环境变化;5个不同恢复时期火烧迹地中恢复最久的火烧迹地地表蜘蛛群落仍没有完成恢复,说明云南苍山火迹地地表蜘蛛的恢复需要30a以上.  相似文献   
102.
茉莉酸对棉花单宁含量和抗虫相关酶活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勇  王蒙蒙  谢建春 《生态学报》2013,33(5):1615-1625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诱导子,以常规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源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单宁和蛋白酶抑制素以及其它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持久性,讨论了棉花抗虫相关物质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茉莉酸都能在2周内诱导棉花单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含量增加,诱导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对3种浓度茉莉酸的诱导效应进行分析表明,0.1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PIs、PPO、POD和CAT最有效,0.1和1.0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棉花单宁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效,二者的诱导效应均高于0.01 mmol/L.对茉莉酸诱导抗性的持久性进行分析表明,最佳诱导效应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POD活性在JA处理后第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Is和单宁含量分别在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达最大值;JA处理后第1天和第7天的PPO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4天;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JA处理后第1、7和14天棉花叶片的CA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可通过增加棉叶单宁和PIs含量、提高棉叶PAL、PPO、POD和CAT活性等增强棉花幼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03.
人工湿地中指示与病原微生物动态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s)、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6种指示和病原微生物,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其在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效果、相关性及动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中沙门氏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数量最低;人工湿地对不同指示和病原微生物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对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去除效果最好,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3.4%和84.0%;对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去除效果较差,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8%和63.6%,并且存在较大波动;出水中粪链球菌数量高于进水;人工湿地对指示和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在不同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但迸水中总大肠菌群数量、进出水中沙门氏菌数量及进水中产气英膜梭菌数量在不同季节间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大肠杆菌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沙门氏菌和粪大肠菌群以及产气荚膜梭菌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间存在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选取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4种林分的凋落物储量和营养元素释放量等进行观测,并应用室内模拟酸雨实验对4种林分凋落物进行淋溶模拟。结果表明:缙云山各林分现存凋落物厚度为1.4~4.5 cm,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林分未分解U层、半分解S层和分解D层现存凋落物量分别为1.97~8.59、2.84~10.18和3.58~17.43 t·hm-2,林分年凋落物量为2.17~9.86 t·hm-2·a-1,凋落物总储量为14.21~32.42 t·hm-2,凋落物分解常数为0.15~0.31,林下凋落物分解95%时所需时间针阔混交林和楠竹林均在10年以上,凋落物分解速率比较缓慢;林下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含量以Ca、N为主,Fe、K、Mg次之;凋落物总的营养元素释放率表现为常绿阔叶林(0.80)>灌木林(0.72)>针阔混交林(0.50)>楠竹林(-0.17);与叶片相比,凋落物中N、K、Mn 3种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降低;为探明酸雨影响营养元素循环的作用机理,对模拟酸雨的离子含量与凋落物淋滤液盐基离子含量进行了分析,其相关性大小表现为楠竹林(相关系数0.895)>针阔混交林(0.826)>灌木(0.700)>常绿阔叶林(0.699),楠竹林凋落物营养元素的淋滤受酸雨影响最大,常绿阔叶林受其影响最弱;推测在这一过程中以凋落物的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5.
渭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11年10月对渭河流域45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16属(种),其中水生昆虫91(属)种,占78.4%;软体动物12种,占10.3%;环节动物9种,占7.8%;甲壳动物4种,占3.4%.利用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以及物种相对丰度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将45个样点分为3组.第1组样点的指示物种为锯形蜉属1种(Serratella sp.)、纹石蛾属1种(Hydropsyche sp.)和朝大蚊属1种(Antochasp.);第2组样点指示物种为虻属1种(Tabanus sp.)、Alotanypus venustus、Pelecorhynchidae 1 种、Liodessus sp.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ineistteri);第3组指示物种为黑翅蜉(Ephemera nigroptera)和半球多脉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卵石+砾石型底质、流速、电导率、水深和总氮显著影响了渭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6.
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与其它转录物序列互补的内源性lncRNA。它们通过转录抑制、染色质重塑、核内RNA-RNA相互作用和胞浆RNA-RNA相互作用等机制,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反义lncRNA参与了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及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希望成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7.
王桔红  陈文  马瑞君 《生态学杂志》2013,32(7):1807-1812
种子扩散后的贮藏条件对其萌发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4种贮藏条件(室温、冬季枯落物表层、枯落物覆盖、冬季浅层覆土)对河西走廊4种茄科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r)、黄果枸杞(L.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和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冬季浅层覆土(1 cm)和枯落物覆盖的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率(96.5%和75.5%)和黄果枸杞种子萌发率(65.3%、53.6%)显著提高,萌发速率加快;未萌发的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种子保持较高活性;黑果枸杞种子经冬季枯落物表层和室温存放后萌发率为57.5%,未萌发种子活性丢失率较高(47.5%和31%);黄果枸杞种子经枯落物表层存放后,萌发率为39.3%,未萌发种子部分活性丢失(38%);经各种贮藏后的红果龙葵种子萌发率均较高(>90%),曼陀罗种子萌发率极低(<10%),种子保持较高活性(50.5% ~81.5%).黑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种子萌发对贮藏条件具有一致性的响应,即经过冬季浅层覆土和枯落物覆盖后萌发率均显著提高、萌发速率加快、萌发历程缩短,说明冬季的湿冷环境能够打破黑果枸杞和黄果构杞种子休眠,并保持种子活性;而冬季干燥寒冷环境可使部分种子失活,不利于种群的建植和自然更新.种子萌发对湿冷的需求反映了温带植物繁衍种族的自然机制,保证了幼苗存活和建植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通过观察马尾松花粉醇提物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来探讨其抑制肥胖的初步机制.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对不同组的小鼠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与高脂组(FC)组相比3个醇提物组在终体重、体重净增加和体重增加率方面都有明显降低(P<0.01);体脂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血脂中总胆固醇(TC)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甘油三酯(TG)都有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都有显著性升高(P<0.01);瘦素(LEP)和脂联素(AD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酶含量水平都得到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证明马尾松花粉醇提物可以明显控制小鼠的体重增长以及改善体内脂质代谢水平,证明松花粉醇提物在抑制肥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基于2010年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指标数据,运用模糊物元分析模型建立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改进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函数,测度淮河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0年,淮河流域城市化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低于生态环境子系统,两者综合协调指数值为0.186,两类响应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平均值为0.475,流域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处于颉颃阶段.不同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子系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生态环境子系统现状发展水平之间差异相对较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平均值为0.706,表明淮河流域正处于高度协调耦合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功效”与“协同”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1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其作用广泛,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胰岛素抵抗等。PPARs有三种亚型,分别是: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α是PPARs最主要的亚型,主要分布在肝脏中。PPARα由不饱和脂肪酸或贝特类降脂药物等配体活化后形成异二聚体,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功能。PPARα参与调节肝脏脂质吸收、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胆固醇代谢等脂代谢过程,以及糖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与脂肪性肝病、肝脏炎症反应、乙肝病毒复制和肝癌等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PPARα的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PPARα作为肝脏疾病一个新的治疗靶点,阐明其与肝脏疾病发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