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00篇
生物科学   54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41.
42.
经硫酸铵分部沉淀、SephacrylS-300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了小球藻RubisCO,得率为15%,比活力达1.232μmolCO2ms-1min-1,分子量是500kD,它和菠菜叶片RubisCO在分子量、亚基组成和免疫特性等方面相似,反映RubisCO在高等和低等植物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自养小球藻RubisCO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24%。而异养转变后的小球藻细胞内不含RubisCO。异养小球藻向自养生长转变过程中,20h后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24h时细胞内出现RubisCO,24h后大量增加,至41h时含量达最高峰;标志着小球藻细胞光合作用能力的恢复和加强。  相似文献   
43.
44.
在地衣芽孢杆菌NCIB 6816菌株碱性蛋白酶基因已知序列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合适的引物,利用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从地衣芽孢杆菌2709菌株的柒色体DNA中扩增了2709碱性蛋白酶的编码序列。对两个克隆的PCR片段的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709碱性蛋白酶的编码序列同相应的NCIB 6816序列相比有3%左右的碱基组成差异。由此推定的2709碱性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肯定了2709碱性蛋白酶属典型的subtilisin Carlsberg类,同时还表明来源于不同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的subtilisin Carlsberg存在着若干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5.
两株不同来源的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scsNPV和ArNPV)经提纯后,使用SDS—苯酚抽提病毒核酸,并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酶解后,用分子杂交方法与缺口平移标记的ArscsNPV-DNA探针杂交,分析了两株蓖麻蚕NPV病毒核酸的同源性。EcoRI酶解的ArNPV-DNA产生8个片段,其中5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BamHI酶解ArNPV-DNA产生7个片段,其中6个片段能与ArscsNPV-DNA探针杂交。结果表明:两株蓖麻蚕NPV之间病毒核酸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使用斑点杂交方法分析了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及家蚕NPV之间的核酸同源性,结果表明:ArscsNPV与ArNPV,柞蚕NPV具有同源性。而与家蚕NPV无核酸同源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对中国新疆东部一起戊型肝炎流行高峰期间,由HE患者烘便中分离到的型肝炎病毒中国XT-179株进行全基因cDNA克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所阐明的HEV-XT-179株基因组全序列由7194个核苷酸和3'端的多聚腺嘌呤核苷酸尾组成。四种核苷酸的含量腺嘌呤(A)为17.0%,胞嘧啶(C)为31.9%,鸟嘌呤(G)为26.0,尿嘧啶(U)为25.1%。G+C含量为57.9%。全基因  相似文献   
47.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及其相关Cas蛋白所构建的CRISPR/Cas系统是古细菌或细菌中特有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研究人员将其开发成基因编辑工具之后,凭借其高效、精准和通用性强等优点迅速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在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科学及农作物育种等多个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影响。目前基于CRISPR/Cas系统单基因编辑与调控技术日益完善,但在多重基因编辑和调控方面仍存在挑战。本文聚焦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多重基因编辑与调控技术开发及应用,针对单个细胞内实现多位点基因编辑或调控和细胞群体内实现多位点基因编辑或调控技术,依据作用原理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包括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双链断裂、单链断裂以及多重基因调控技术等。这些工作丰富了多重基因编辑与调控的工具,为CRISPR/Cas系统在多领域的应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8.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603为载体,从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上克隆到一个有较强启动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素标记的DNA—DNA分子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确实来自谷氨酸棒状杆菌1014—6染色体DNA。在绘制该片段限制酶酶切图谱的基础上,经另一个启动子探针质粒pPL 703的亚克隆,将其启动子功能区定位在Bamm酶切片段中。对后者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它具有棒状杆菌类启动子的-35区和-10医序列。  相似文献   
49.
50.
SUN基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鉴定了二倍体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的SUN基因家族,并对各成员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有31个FvSUN基因,其编码蛋白可聚类为7个组,同一组内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保守域;FvSUN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中。共线性分析表明森林草莓FvSUNs基因家族主要通过染色体片段复制产生,拟南芥与森林草莓存在23对直系同源基因。利用森林草莓的转录组数据,对FvSUN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可归为3类:各组织均表达、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组织特异性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此外,还对森林草莓进行不同的逆境胁迫处理,qRT-PCR分析了31个FvSUNs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大部分基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受低温、高盐或干旱胁迫的诱导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草莓SU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