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生物科学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01.
利用三角帆蚌控制水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如截污分流和污水集中处理,主要用于控制点源污染;二是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如微生物修复、底泥疏浚、化学法、人工湿地、水生植被恢复等,其目的是控制面源污染和加快湖泊的恢复速度[1—5]。上述研究方法单一或联合采用,已在一些湖泊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以汉阳莲花湖为例,在实验室多次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引入三角帆蚌,研究利用三角帆蚌控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1材料与方法莲花湖已经严重富营养化,水质…  相似文献   
102.
蚌兰(见图)别名紫鸭跖草、红叶鸭跖草、紫背万年青,鸭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源于西印度群岛,这种植物的叶片一面为深绿色,另一面为红紫色。它的花每一对共同包于两枚“蚌殻”形的苞叶内,花为白色或淡紫色,开花时蚌殻微开,吐露出小花,相当可爱。实践发现,蚌兰是一种很适合观察植物气孔的实验材料:保卫细胞体积大,气孔开闭明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撕取一小块叶片上表皮制成装片,可观察到气孔是开着的,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甘油,另一侧用吸水纸反复吸引,因保卫细胞失水,可观察到气孔逐渐关闭。蚌兰也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好材料:无季…  相似文献   
103.
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基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采用PMSF、DTT、PCMB、NBS、TNBS、SUAN、BrAc及IBr等化学修饰剂选择修饰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多种氨基酸残基,并测定其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PMSF、NBS、TNBS、SUAN、DTT的修饰能显著抑制酶的活力,活力的降低与修饰剂的浓度相关。BrAc、IAc、PCMB的修饰不表现对酶的抑制作用。作者初步认为,Ser、Lys和Trp残基是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必需功能基团,部分二硫键时保护酶的催化功能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褶纹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分泌物的偏光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淡水育珠贝中珍珠形成较快的褶纹冠蚌为材料,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培养的外套膜的分泌物的形成和变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分泌物的双折射现象,并与活体外套膜的分泌物、贝壳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的双折射现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培养的外套膜细胞不仅能产生活体细胞相同的分泌物,而且分泌物还能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结晶,并逐渐生长。发现外套膜的不同部位分区培养所形成的分泌物的性状与结晶性质和活体有一致性,表明组织培养的外套膜小片具有贝体原来的组织结构、分化特征和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探究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基因的初步功能, 通过RACE-PCR技术首次在池蝶蚌中获得STAT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 ID: KY123702), 命名为HsSTAT, HsSTAT全长为2752 bp, 5′-非编码区(5′UTR)为121bp, 3′-非编码区3′UTR为264 bp, 开放阅读框(ORF)为2367 bp, 编码788个氨基酸; 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结构域主要由STAT_int、STAT_alpha、STAT_bind、SH2四个经典保守性功能域组成; 缬氨酸最多占12.9%。色氨酸使用频率为100%。二级结构中α螺旋最多占46.83%、β折叠最少占8.5%。HsSTAT蛋白亲水性指数为– 0.531, 是亲水性蛋白。预测到棕榈酰化修饰位点1个, 小泛素相关修饰序列3个, 磷酸化修饰位点22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HsSTAT与光滑双脐螺STAT5B和盘鲍STAT5聚在一支; 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sSTAT定位于血细胞的细胞质中;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sSTAT主要在细胞核。qPCR结果显示HsSTAT在所有的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在组织中的表达量在肝胰腺中最高, 在血细胞中最低。细胞增殖实验显实验组增殖率为119%, 高于对照组。实验已克隆到HsSTAT的全长序列, HsSTAT可能为STAT5亚型, 具有促进SMCC-7721细胞增殖的功能, 推测具有池蝶蚌细胞的信号转导功能参与池蝶蚌的先天免疫。  相似文献   
107.
顾知微 《古生物学报》1989,28(2):151-161
五十余年来,在亚洲中、东部非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里,发现了颇多的有意义的类三角蚌超科(Trigonioidacea)化石群。自类三角蚌(Trigonioides Kobayashi etSuzuki,1936)、褶珠蚌(Plicatounio Kobaya-shi et suzuki,1936)和假嬉蚌(PseudohyriaMacNeil,1936)被发现以后,与它们有关的、即曾被归人类三角蚌超科的蚌类化石属和亚属,已超过40个,其中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创名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道圆顶珠蚌、鱼尾楔蚌、中国尖嵴蚌、卵形尖嵴蚌育儿囊的特点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四种蚌的钩介幼虫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蚌的育儿囊均为外鳃类的同生型,钩介幼虫为有钩型,幼虫的大小、形状、壳表面、壳钩、棘刺、幼虫丝、感觉毛等在不同种之间存在着差异。文中对这些特征在分类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蚌科钩介幼虫的比较形态学研究Ⅱ.六个种幼虫的形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真柱矛蚌、剑状矛蚌,洞穴丽蚌、角月丽蚌、三解帆蚌、褶纹完蚌等六种蚌的育作囊的类型和钩介幼虫的形态,应用光镜及扫描电僮对钩介幼虫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 柱矛蚌、剑状矛蚌、三角帆蚌、褶纹冠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同生型,洞穴丽蚌、角月丽蚌的育儿囊为外鳃类四生型、钩介幼虫可为二类:真柱矛蚌、剑状矛蚌、褶 纹冠蚌为有钩型,三角帆蚌、油穴丽蚌、角月丽蚌为无钩型。一些细微结构在不同种之间也存在着差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褶纹冠蚌精子球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精子球呈球形,直径约65-70μm,容纳2300多个精子.从外向内,精子球由非细胞层、表面层和内部区组成.非细胞层薄,厚约0.6μm,易碎.表面层厚约7.5μm,被分隔成许多辐射状排列的小室,单个精子头部位于小室内,指向精子球的中央,而精子的单个鞭毛由精子球的表面伸出.精子质膜在鞭毛领处与表面层相连,相邻精子间无细胞质桥相连.内部区呈球状,内含絮状物质.精子球从雄蚌出水管排出后,位于精子球外周的鞭毛沿固定方向不停地摆动,精子球翻滚着向前运动,且单个精子依次从精子球上脱落下来,最后精子球成为一中空的球,历时12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