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5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1264篇
生物科学   46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991.
调查了红圆蚧在不同定居地(果、叶、枝条和树干)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红圆蚧密度在果和树干上较高,在枝条和叶片上较低。红圆蚧的生命表研究说明,红圆蚧以各种虫态越冬,但低温对其存活影响很大。越冬成蚧存活率仅有18.3%,各世代累积存活率在0.54% ̄3.8%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92.
应用X2显着性检验公式、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研究了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得出乔木层9个和下木层19个显着水平以上的联结种对,并对其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分析,认为种间联结的显着与否,是群落生境差异以及物种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的反映,并由此提出群落中生态种组的稳定配置模型.  相似文献   
993.
红马银花的资源状况及其生长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芹  冯宝钧   《广西植物》1996,16(3):247-250
本文对红马银花(Rhododendronvialii)的资源状况进行了样方调查和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对其有性繁殖及栽培进行了研究,为该种的异地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l^-通过完整红细胞、红细胞血影、重组带Ⅲ蛋白脂质体三种体系中的膜带Ⅲ蛋白时的二级结构变化。结果证明:Cl^-通过膜带Ⅲ蛋白,导致其α-螺旋增加,β-结构减少,以扫描隧道显微术直接观察到Cl^-通过前后、膜带Ⅲ蛋白的分子形态有改变。  相似文献   
995.
应用X2显著性检验公式、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研究了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得出乔木层9个和下木层19个显著水平以上的联结种对,并对其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分析,认为种间联结的显著与否,是群落生境差异以及物种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的反映,并由此提出群落中生态种组的稳定配置模型.  相似文献   
996.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属Hordeum L.具二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97.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两极核在受精之前融合为一个大的次生核。当胚囊发育至单核胚囊时,珠被的最内层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濒危植物裂叶沙参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未见有败育及其它异常现象;与对照种泡沙参相比,也未见有差异,这说明裂叶沙参的致濒原因不在于有性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描述和图解介形类化石10属、4亚属和14种,包括1新属(Paraulrichia)和6新种。其中古足目类8属、3亚属和12种;豆石目类1属、1亚属和1种;显壳亚目类1属和1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分别采自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剖面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根据介形类组合特征,大槽子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埃姆斯期,碳山坪组下、中部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晚埃姆斯期。介形类生态组合属古足目-平足目集群,代表局限的碳酸盐台地环境。在生物地理上,与泥盆纪华南介形类动物地理区系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介形类12属25种,包括8新种。其中含速足目类10属23种,另含圆足目类2属2种。速足目类10属的12已知种和6新种以及圆足目类2属的2新种,在本文中作了描述和图解。  相似文献   
1000.
人甲状旁腺激素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甲状旁腺激素(Hon,an parathyroid hormone hPTH)是8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从人甲状旁腺肿瘤组织分离纯化总RNA.其mRNA逆转录得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hPTH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n细胞,获得了表达。细胞抽提液1000倍稀释后hPTH的放免活性265,77ng/dl,为对照的480倍。表达产物粗分离后经Resource-s阳离子柱进行了分离.对活性峰进行了MALDI质谱分析及HPLCC18反相柱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