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唐旭英 《法制与社会》2010,(7):94-94,9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多,曾导致银行运转缓慢,常年亏损。本文着手阐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情况以及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情况,分析了不良资产潜在的风险,并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2.
作者认为要全面完善抵押保证手续,主动参与企业改制,保全银行债权,做好贷款诉讼时效,抵押时效和保证时效的监控管理,应采取切实措施运用法律手段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83.
“债转股”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为使“债转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保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下去,必须理性的对其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4.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担负着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责任,其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身能否生存和顺利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怎样确保既要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加快自身发展,又要作好“三农”文章,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广大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从事这项工作多年,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坚决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做好“市场运营”这一课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促进事业发展。我们肥城市农村信用合…  相似文献   
185.
彭飞 《法人》2015,(4):80-81
银行根本不弱势,只是在金融创新方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现在是时候重新出发了"一人进银行,全家都在忙。"一位曾在银行一线工作三年之后离职的员工向《法人》记者诉苦,"银行对员工要求的存款量每年都在增加,基本工资还有一部分要与存款量挂钩。一旦进了银行,就要想办法把亲戚朋友的钱拉进来存。"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员工也向《法人》记者表达了不满:"银行对一线员工的服务要求很高,面对客户的时候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工作时间上也不轻松,连午餐时间也  相似文献   
186.
张国红 《政法学刊》2000,17(3):36-38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债转股,学者们将这一工作称为一种“双赢”——化解金融风险,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但是在债转股实践中,资产回收风险依然困扰着国有商业银行。本文具体分析了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化解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7.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我国金融系统的改革障碍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现有或者说传统的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方式已遇到了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和发展规范的资本市场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与处理不良资产中的作用,是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突破方向。我国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及其他部门、单位都在开拓创新,大胆尝试一些市场化处置方法,也逐渐积累了许多经验。比如“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与华融、东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招商银行联合举办的金融资产超市”这种典型市场化处置方式,就是一项…  相似文献   
188.
189.
田青 《学理论》2009,(18):118-119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近几年一直被全世界普遍关注,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良资产给银行和整个社会带来的隐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这些巨额不良资产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0.
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法律成因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法律对各种金融市场主体的软约束。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完成制度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