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自然科学   51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59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某钢厂2030 mm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系统为仿真原型,建立了4级结构五机架冷连轧过程动态仿真系统,讨论了对动态轧制过程与实体设备动态行为进行仿真的虚拟对象L0级的结构、功能.建立了含有移动数据库的分布式仿真数据库系统(DDBS),模块化设计仿真模型程序以提高可重性和仿真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实现了冷连轧虚拟对象级的基于Web的客户层、应用层、资源层3级结构仿真平台,提供了基于Web服务的人机界面支持系统.设计的冷连轧虚拟对象级为研究和开发轧制自动化新技术而需要进行的虚拟轧制实验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相似文献   
32.
阐述了全站仪的基本组成,介绍了在日常工作中全站仪的使用、保管、转运和全站仪电池充放电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的原理,分析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在计量中的运用,提出了使用9920匝比测量仪器时的接线方法。  相似文献   
34.
实现了一个用于列车驾驶培训的地铁站台仿真系统.系统由一个可被感知的站台虚拟环境和虚拟乘客系统组成.站台环境由静态场景、动态场景两部分组成,可在用户控制下发生变化.虚拟乘客通过感知站台环境的变化做出行为判断与动作.乘客仿真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分别实现环境感知、决策、行为选择、动作实现与实时绘制.目前,该系统已用于地铁列车仿真器,成为培训司机站台操作的工具.  相似文献   
35.
基于数据手套的逼真虚拟手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程  戴树岭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214-6217
在基于头盔、数据手套的虚拟现实系统中虚拟手的实现效果十分重要,传统的虚拟手模型将手掌和各手指分割为多个刚体,当虚拟手运动时在刚体连接处产生重叠或裂缝,严重影响了沉浸感。在此根据虚拟手的运动特点对其进行整体建模,并快捷地对数据手套采集的原始关节数据进行校正,在可编程图形硬件上利用顶点混合算法将校正后的数据作用于虚拟手模型来产生皮肤变形,在满足实时性的同时提供了逼真的视觉效果。最后还通过搭建实验系统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论述了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党校图书馆实现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李鸿飞 《山西科技》2007,(1):93-93,95
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践,探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在医疗仪器调试与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两大方面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39.
根据数字相关的基本原理, 利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LabVIEW, 设计开发用于动态光散射测量的数字相关仪. 利用该数字相关仪对动态光散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给出散射光强的时间自相关函数曲线, 反演计算了颗粒粒度, 并与已知粒度进行比较, 得到较好的测试结果. 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分析,探讨了科学计算可视化应用于教育的机理和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