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自然科学   14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润湿反转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针对润湿反转作用提高采收率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一种测定润湿角的方法——双滴双晶法(DDDC).对比了近几年国外常用的几种润湿反转剂.研究表明:阳离子、阴离子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效作用浓度以及作用机理上存在明显区别.综合各种试验结果,认为含有聚氧乙烯(丙烯)基的阴离子或是非离子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最后通过分析固体表面润湿反转导致的油珠剥离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力学变化规律,发现润湿反转作用主要受到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而油水界面张力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固液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62.
P2P对等网络路由模型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建伟  连卫民 《河南科学》2007,25(5):827-830
作为改变现有Internet应用模式的主要技术之一,计算机对等网络是目前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从P2P网络的技术发展出发,详细分析了4种典型的P2P网络结构,并对P2P网络的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及探讨,为P2P网络更深层次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3.
采用共沉淀泡沫分离法对水中钴离子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质量浓度、pH值、铝钴摩尔比、气流量等因素的影响.当水中的钴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采用SLS做表面活性剂且质量浓度为10 mg.L-1,铝钴摩尔比为1∶1,pH值为11,气流量为300 L.h-1时,去除率可达97.61%.  相似文献   
964.
建立了苦味酸的电化学定量检测方法,在pH=5.5、0.1mol·L-1HAc-NaAc缓冲液中,苦味酸在玻碳电极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对苦味酸的还原电流有明显的增敏作用,在8.0×10-7~2.0×10-4mol·L-1范围内,苦味酸的还原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9×10-7mol·L-1。将此方法用于模拟废水中苦味酸的检测,回收率为97.8~103.5%。  相似文献   
965.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系列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进行结构分析;用两相化学滴定法测定活性物含量,结果表明:6种已合成的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物质量分数均在98.5%以上.同时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介于4.46×10-5~4.17×10-4mol/L之间,而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14TABr和C12TABr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4.00×10-3mol/L及1.50×10-2mol/L;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也明显优于相应的单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66.
二元复合驱体系中钠型蒙脱土的表面电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势分析仪分析了石油磺酸盐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钠型蒙脱土ζ电势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钠型蒙脱土于石油磺酸盐、HPAM溶液中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HPAM均能使钠型蒙脱土的ζ电势变得更负,而且使钠型蒙脱土的XRD峰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HPAM和石油磺酸盐不仅可以吸附到蒙脱土的表面,而且可以吸附到蒙脱土的层间结构中。  相似文献   
967.
热力—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稠油注蒸汽热采的过程中添加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提高热采的开发效果,这种开发方式在油田现场已得到初步应用.对稠油油藏热采添加表面活性剂复合驱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化学现象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热力—化学复合驱数学模型;运用自行研制的软件对实际稠油油藏蒸汽驱、复合驱开发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性质、浓度、注入总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在适当时机进行稠油复合驱开发,可以提高稠油采收率,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68.
研究了在不同频率、功率、时间、温度条件下超声波对固体颗粒大小的影响;探讨了超声波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颗粒表面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功率越大、时间越长,超声波作用后固体颗粒粒径均值越小.温度升高,固体颗粒的运动性能增强,超声波作用后粒径均值在55℃时最小,且在频率为40 kHz、功率为50 W、作用时间为50 min及55℃时,颗粒长轴均值从12.575μm减小到7.799μm,短轴均值从6.998μm减小到5.453μm.同时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越大、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黏土颗粒表面吸附HDTMA的解吸率增大,且当频率为80 kHz、功率为50 W、时间为50 min、温度为65℃时,其解吸率可达64.69%.  相似文献   
969.
电导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导法研究了CTAB/正丁醇/苯/水微乳液,在CTAB/正丁醇/苯的质量比1:1:2下,测定不同含水量的电导率,以及不同含水量的dlnσ/dT.实验结果表明,CTAB/正丁醇/苯/水微乳液具有连续的微乳区,在油包水型(W/O)微乳液和水包油型(O/W)微乳液之间存在双连续结构型(BC)微乳液.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在W/O区,微乳液的电导率不断升高,dlnσ/dT较慢地增大;在BC区,电导率基本不变,dlnσ/dT也先保持基本不变,接近O/W区时有明显增大;在O/W区,电导率不断升高,dlnσ/dT也较快地增大.  相似文献   
970.
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研究区块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建立了典型剖面模型,在压力-体积-温度(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驱后天然气-水交替非混相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气驱时机、段塞尺寸、气水段塞比、注入速度等因素对于改善开发效果均存在最佳取值,现场应用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该区块最佳转气驱时机为注水0.4Vp(总烃类孔隙体积)后,最佳注入段塞尺寸为0.05Vp~0.1Vp,最佳气水比为1:1,合理注入速度为30-45m^3/d,建议注气时各油层全部射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