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1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学生为本”是美国高校管理教育的理念 ,它尊重学生 ,突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服务。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遵循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充分发挥管理的内在育人功能 ,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2.
普通高师体院拓展专业设置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普通高等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以下称二级体院)本科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级体院办学模式单一,专业面太窄,必须尽快改革现状,拓展专业方向,寻求广阔的生存空间,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33.
当前高校“两课”亟待解决的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教学模式陈旧,教育目标定位偏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以及缺乏良好的育人环境等四个方面,为了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彻底改变“两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疲软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两课”教学必须搞好以下几项改革:1)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2)优化教学主体;3)优化校园育人环境;4)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4.
针对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选题组稿,搞好栏目设置及缩短文论文发表时滞三个方面,对提高学报的质量提出了建议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5.
结合分类标引实践,对《中图法》(儿童版)的类名、注释、专类复分表等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6.
在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过程中,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基层政府、企业、农村社会组织以及村委会和村民。各主体间平等合作、协同互助的关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保障。政府部门对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其他供给主体的动力不足、参与意识薄弱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多元主体间良性互动关系的断裂,这将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公众需求的满足。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建立强制性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以及增强各供给主体对协同合作关系的认同感是进行制度构建的有效途径,同时为重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关系提供了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37.
高师普通系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高等师范院校普通系学生应具备示范、讲解、口令指挥、应变、评价、指导、创造和科学计划等8 个方面的体育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课程设置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课堂教学和成立单项协会来完成, 并依据培养内容对高师体育教师提出了4 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8.
研究采用Tobii T60型眼动仪记录了男女被试观看名人/非名人广告时的眼动数据,并结合主观评定法,讨论了名人代言广告和被试性别因素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人广告会增加受众对广告整体的注视时间及首次注视时间,提高受众对广告文本的注视时间及注视次数,名人广告更容易被受众首先开始关注.性别也是影响广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浏览广告时,男性更关注广告的品牌,而女性更关注广告的图片;在对广告的态度上,女性态度更好;男性相对女性可以更好的记住广告中的品牌及文本.研究为名人代言广告的效果测评提供了新方法,为名人代言广告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9.
传统技艺类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不同的主体表述并利用.该文以“传统技艺类非遗铜乐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量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河南省许昌市欧营村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受访者的访谈文本编码分析,构建地方性传统技艺类非遗话语环境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样本特征的非遗主体对非遗文化感知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 话语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不同样本特征的居民,如性别、职业、学历和收入等,对非遗文化的感知与态度差异性较大;2) 话语环境的“支撑条件”有利于筑牢遗产归属,为主体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支持,包括居民自身对非遗的认知、保护与传承工作态度和地方认同.3) 话语环境的“结果”主要从非遗文化技艺流失原因、发展影响等探讨发展前景,结合支撑条件发现阻碍因素集中于年轻群体意愿、保护意识、技术操作、商业化与创新以及非遗产品或文化宣传等方面.至此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劳动力回流、学习平台建立身份认同并解决技术问题、品牌文化推出创新和现代营销媒体多渠道开展宣传等有效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